胡氏民居
日期:2016/12/14 12:44:3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牌樓
高聳的牌樓、古樸的屋瓦、簡潔的院落、繁復的木雕、明快的天井,剛跨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甘肅省天水市胡氏民居高高的門檻,就一腳邁進了古秦州近四百年民居的歷史。
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期間,經過近5年艱難的修繕,已走過近四百年風雨歷程的胡氏民居重新對外開放。
戲樓
胡氏民居是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天水民居,位於天水市秦州區民主西路,當地人稱“南北宅子”。其中南宅子為明代山西按察司副使胡來缙居所,建於明萬歷年間;北宅子為胡來缙的兒子胡忻的私宅。胡氏民居是“甘肅省唯一的也是全國罕見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築風格的古民居建築宅院群”,2001年6月,胡氏民居被確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由於年久失修,民居病害嚴重,加之民居內住戶亂搭亂建,文物古建築岌岌可危。為了更好地維修和保護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天水市從2002年起,決定對南宅子進行維修,並將保護維修工程列為全市重點工程。2003年4月,保護維修方案經國家文物局審查正式批准立項。
展品
展品
繡樓內的表演
此後,天水市累計投資1300多萬元,對民居內40多戶居民、10個商鋪和兩家單位進行了整體搬遷;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標准對南宅子進行了全面維修;每年撥出30萬元專項資金征集明清以降天水地區有關民居文化的物品,用於充實和豐富胡氏民居內容。通過努力,維修保護古建築面積2700多平方米,並完成了保護范圍民居保護維修、上下水、消防、安全、防火報警及周邊環境整治等工程;共征集到近2000件與民居相關的珍貴物品。
皮影戲表演
重新開放的胡氏民居,已經成了天水明清以降民居文化變遷的展覽館和“大觀園”。這裡分室內展、室外展和院落環境展三大部分,恢復呈現了天水明清以來祭祖、祝壽、飲食、休息、娛樂以及會客等各種日常生活場景,對保護、保存和研究天水古民居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