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三大古建築群隱於湖北山水

三大古建築群隱於湖北山水

日期:2016/12/14 11:52:3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本報訊(記者韓玮)昨日,由本報參與主辦的2015“雪花純生 匠心營造”中國古建築攝影大賽在湖北啟動。許多市民及攝影愛好者來電詢問,湖北古建築在哪?

  昨日,本報記者遍訪湖北古建築研究專家,“隱”於湖北山水間的三大古建築群躍然而出,加上點狀分布的一些知名古建築,一份湖北區域的古建築地圖拼就而成。這個夏天,帶上這份地圖,去過一個古建築尋訪之旅吧。

  川鄂千年“古鹽道”

  美麗古建築群串聯成片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趙逵介紹,自己曾在恩施考察,看到當地零星散落的吊腳樓非常漂亮,哪裡能找到成片的古村落?“當地人告訴我一條古鹽道”。沿著這條古鹽道,真的發現了成片的古建築。“這是一條千年川鹽古道,串聯川、鄂、湘、黔,當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曾到四川運過鹽。”

  在這一片區,趙教授發現了長陽鹽池河鎮、利川柏楊鎮大水井古建築群、利川老屋基、納水溪,巴東野三關古鎮、宣恩椒園鎮慶陽壩村、宣恩兩河口鎮彭家寨、恩施沐撫鎮屯堡等鹽運古鎮和古建築群。

  漢江古道上

  有規模的古村落沿江分布

  趙逵介紹,在江漢平原上能找到的湖北古村落多分布在漢江通道上。“我踏訪發現,有規模的古鎮都沿著江河展開,以方便靠岸運貨”。

  從陝西漢中,經湖北安康、十堰、谷城、襄陽、鐘祥、潛江、天門、仙桃到武漢的秦巴古道上,分布著不少沿漢江的古村落,如安康附近的流水鎮、竹山田家壩,鄖西夾河關、上津關,十堰丹江口六裡坪鎮、房縣軍店鎮、丹江口浪河鎮、谷城縣茨河鎮,襄陽樊城區太平店鎮,鐘祥張集鎮、石牌鎮等。

  目前,古道上串聯的古建築群、古村落,已成為“驢友們”追逐的熱點。

  鄂南—湖南古商道

  坐落著400年歷史的古村落

  武漢城市建築史專家、作家胡榴明介紹,從鄂南的通山、崇陽、通城、鹹寧一帶往湖南走,隱藏著一條古商道。鹹寧劉家橋便是在這條商道上始建於明崇祯三年的400年古村落,其最大特色是天井院建築形式。此外,崇陽也能見到有48個天井的宅院。“處於古商道上的通山,是湖北古村落窪地,保存有許多青磚砌成的帶有天井的宅院。”

  趙逵曾做過探究,鹹寧的汀泗橋、賀勝橋、劉家橋都是分布在這條古商道上的古建築,還有通山大夫第、寶石寨古建築群。

  此外,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建築系主任王曉認為,武當山南巖宮、太和宮、紫霄宮集斗拱之大成,“自然與建築的完美結合,可以拍出仙境之感。”鐘祥明顯陵,當陽玉泉寺、黃梅五祖寺、棗陽白水寺、襄陽古隆中、綠影壁,以及黃岡的東坡赤壁等,均是湖北古建築中的精品。

  湖北三大古建築群示意圖

  漢江古道村落

  古商道村落

  古鹽道村落

  主要干道

  長江、漢江

  圖例

  關注>>>

  武漢古建遺存不多

  大余灣是我市保存最完整清代民居

  胡榴明坦言,她走遍武漢的古建築,發現多為復建,真正保存下來的很少。“武漢是兵家必爭之地,很多古建築在歷次戰亂中被毀,殘存部分均經大面積修復,如晴川閣保存的清代建築僅禹王廟,古琴台留存了清代琴台和石碑,寶通寺的洪山寶塔為元代保留建築,歸元寺也經過復建。”

  古民居在武漢三鎮留存極少,武昌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僥幸留存的如戈甲營吳氏鶴飛雲堂,還剩下一堵高牆聳立,昙華林街81號清代民居尚存。

  江夏金口鎮後灣街52號清代老宅還保存較好,只是原先的天井已填成平地。此外,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後灣街還留存至今。武漢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就是黃陂大余灣。

  中信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肖偉認為,古代荊楚建築形成了高台基、深出檐、美山牆、巧構造、精裝飾、紅黃黑的風格特征。

  咨詢與投稿方式:

  1、湖北分賽區官方主頁(http://www.cnhubei.com/xwzt/2015/xhsy/)

  2、關注“雪花湖北”或“醉武漢”官方微信平台,發送自己拍攝的作品

  3、長江影像網主頁(http://photo.cjn.cn/)“古建築攝影大賽”專題

  4、將作品原件發送給郵箱:10725148@qq.com

  咨詢電話:18995517400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