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啟動歷史上首個整窟復原性臨摹
日期:2016/12/14 11:05:4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8月21日,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侯黎明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披露,該所今後的臨摹工作將進行戰略性轉移,從“復制臨摹”轉為“整窟復原性臨摹”,並已啟動敦煌研究院歷史上首例--莫高窟172窟整窟復原臨摹工作,歷時五年完成。 21日,紀念莫高窟創建16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敦煌研究院舉行,全球百余學者探討涉及佛教美術史、佛教圖像學、石窟考古、敦煌歷史文獻、民族文獻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學科領域的最新成果。 “172窟是唐代壁畫,現在脈絡不清,基本上全部發黑。”侯黎明說,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發展已歷經72年,現在已有技術和經驗啟動做整窟復原臨摹,屆時,世人可看到1200多年前唐代洞窟的原始風采。 侯黎明說,由於洞窟年代不同、畫面內容復雜,整窟復原性臨摹難度極大,但這是該所未來探索的主要方向。屆時,敦煌壁畫“看不清”、發黑、剝落部分均可通過該手段實現“重現原貌”。 侯黎明介紹,敦煌美術研究已“自成體系”,包括臨摹、美術理論研究、藝術創作和展覽。七十多年來,完成臨摹敦煌石窟各時代的單幅作品2243幅,整幅白描稿1820幅,整窟復制14個。 敦煌研究院成立以來,敦煌藝術臨摹在國內外展覽共88次,目前正在美國展覽該院歷時三年半完成的臨摹作品285、320、275三個石窟的壁畫。這些作品將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的精華“搬”到世界各地,弘揚敦煌文化。 (來源:中新社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