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把互聯網+引入古村落古村之友開創文化保護新模式

把互聯網+引入古村落古村之友開創文化保護新模式

日期:2016/12/14 11:50:4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隨著對於傳統文化保護的日益重視,那些散落在鄉間村頭的傳統文化成了“熱饽饽”,1月17日,浙江古村之友在龍泉市溪頭村召開了“浙江古村之友古村活化點啟動儀式暨全國古村之友總部落戶浙江發布會”。     在會上,浙江古村之友與2016年浙江重點落實的三個古村活化點(衢州常山對塢村古村油坊、溫州樂清仙地自然村、龍泉市溪頭村手工藝人金品)進行了簽約儀式,將時下流行的“互聯網+”“創客”等概念與有著千百年歷史的古村文化和保護聯系起來。     浙江古村之友發起人、小巷三巡創始人鄭芬蘭說,在推廣傳統土布技藝時發現其實每個老村落都有自己的傳統手藝,也有當地的資源,但是他們不懂城裡的需求。“當時我們看到一些稻草編的東西都非常有創意,但是他們不知道這也能賣錢,也沒啥現代營銷觀念。”鄭芬蘭說。     在簽約這三個古村活化點後,古村之友這個NGO組織會根據其不同的特點進行“量體裁衣”式的包裝營銷。“比如油坊,我們就采用了眾籌方式,第一期籌到三萬多元,並請來省裡的專家對其進行技術指導。龍泉的金品則是引入了互聯網+的概念,打開銷售渠道。”鄭芬蘭表示,新創意和新設計將是這些古老技藝煥發新生命的點金石。     “古村之友”全稱為全國古村落志願者網絡,創立於2014年11月,是全國最大的古村落志願者組織,以古村保護與活化為使命,通過培養和支持鄉村創客持續為古村落造血,目前浙江省11個地級市都有志願者隊伍,共有7000多名志願者參與其中。 (來源:杭州日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