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走進香港最後的城中村 六百年衙前圍村將成歷史

走進香港最後的城中村 六百年衙前圍村將成歷史

日期:2016/12/14 11:50:4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2016年1月25日,香港,衙前圍村——香港市區最後一個圍村,矗立數百年見證城市變遷。隨著重建令的頒布,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村落近乎人去樓空。衙前圍村最後兩名商戶,均在搬遷限期前夕接受市建局的賠償方案。衙前圍村是目前全九龍唯一一條圍村,預計地政總署最快明日清場,意味衙前圍村正式成為歷史。      在1842年英國強占以前,香港已有許多繁華的圍村和墟市。隨著社會的脈搏變化,這些具嶺南特色的中國傳統建築,至今所剩無幾。位於九龍東部的衙前圍村是香港市區唯一保留至今的圍村建築,該村建於元末明初,至今有逾六百年歷史,被視為英國占領九龍前的“歷史遺跡”之一。      與北京四合院民宅不同,圍村的布局有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將房屋左右分成三列,狹窄的幾條小巷子筆直地通到街頭。內裡布局井井有條,路窄屋小,狹窄的道路只能容下兩個成年人並肩行走。小屋很多都用鐵皮制成,現都已經生銹脫皮。  

        “二戰”時期,衙前圍村的城牆、古樹被日軍摧毀,但仍將傳統建築保留下來。地產商從三十年前開始陸續收購村屋,並一一拆毀,村內露出幾塊禿皮,並用鐵絲將其包圍。由於這些古老小屋屬於“排屋”設計,即每間屋互相依傍,以保持平衡。一旦部分房屋拆毀,鄰近屋的結構必將受到影響。

        市建局稱會將八所古屋整修作商鋪之用,村民們亦可租用商鋪繼續維持原本的小生意。按照重建計劃,該村所在地15米上空將建750個住宅單位,樓下是新建的保育公。圖為一人正在廟前燒香祈福。

       圖為天後宮門前人們正在聊天,古老的廟門上貼著門聯。

(來源:東方IC)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