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蘇州走出古城保護的新路子

蘇州走出古城保護的新路子

日期:2016/12/15 1:21:0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蘇州古城,擁有各類文物保護單位121處,控制保護建築232處,總占地面積9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3萬平方米。這些具有濃厚地方建築風格的古建老宅,是江南民居的典型代表,承載著豐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本報記者 邵群 攝 影 王建中

  隨著姑蘇區、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的掛牌成立,蘇州古城保護將面臨新的要求,進入新的階段。如何更好地保護古城?歷史文化名城特色如何更好地彰顯?昨天,蘇州市古建老宅保護修繕工程二期40個項目正式確定。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蔣宏坤,市委副書記、市長周乃翔現場調研了古建老宅保護修繕部分項目,在隨後舉行的現場辦公會上蔣宏坤強調,要不斷創新政策,為保護修繕古建老宅創造條件,力爭走出一條蘇州古城保護的新路子。市領導陳振一、王少東等參加了調研活動。

  二期項目確定

  蘇州古建老宅保護修繕二期項目共確定40個點。據了解,二期選點首先考慮相對集中、能成片改造的古建老宅; 二是盡可能選擇一期項目周邊的老宅,希望通過項目延伸擴展,能盡快形成規模效應; 三是選擇建築和文化價值相對較高的老宅; 四是考慮交通相對便利,在業態上結合所在區有關特色街的建設規劃等。即將全面啟動的第二批保護修繕項目擬向社會推出5處古建老宅,吸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

  首期老宅“活保”成果頗豐

  去年8月,我市啟動古建老宅保護修繕工程,並出台《市區古建老宅保護修繕工程實施意見》,一攬子解決了古建老宅保護修繕工程的搬遷、安置、立項、產權置換、土地出讓等問題。截至目前,首期保護修繕的12個古建老宅項目中,大儒巷丁宅已竣工驗收。
  大儒巷丁宅是古建老宅保護修繕工程首期率先竣工驗收的項目。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宅內雕飾精美隽永,四進樓廳,第一進大梁明代風格明顯。蘇州古城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證實,目前已與旅德藝術家王小慧簽訂創辦藝術中心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丁宅將作為藝術展示中心來使用。對此,蔣宏坤表示,古建老宅的修繕保護,丁宅可以作為一個樣板,既要努力加快推進,又要注重合理利用。
  巧合的是,本報曾於今年3月10日刊登了對王小慧的獨家專訪(如圖),當時王小慧女士來蘇參加公益活動,被本報記者問及是否會在蘇州開設個人工作室之事時還“無可奉告”。
  令人欣喜的是,在首期項目中,除丁宅外,在建的潘祖蔭宅、嶺南會館,已分別與上海花間堂酒店管理公司和蘇州瑞富祥絲綢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兩處古建老宅將分別作為文化精品客棧、絲綢文化展示館使用。此外,潘世恩宅也准備建一座狀元博物館。

  “兩手抓”更好保護古城

  據悉,在古城保護方面,蘇州一手抓重大項目,實施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整治、虎丘地區綜合改造、官太尉(天賜莊)歷史文化片區改造等工程;一手抓古建老宅保護修繕工程,首批試點實施1年多來,保護了古城風貌,改善了城市形象,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
  在充分肯定古建老宅保護修繕工程首批試點取得的成績後,蔣宏坤指出,古建老宅融合了歷史文化元素,是不同歷史時期文化的重要體現,是寶貴的資源。要從擔負歷史責任的高度,來看待保護修繕古建老宅的重要性,不斷創新政策,為保護修繕創造條件。
  蘇州古城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但由於基礎設施不配套及管理等問題,現狀並不盡如人意。蔣宏坤說,要把古建老宅保護修繕,與拆除違章建築、提升環境質量相結合。他強調,保護修繕古建老宅,政府要在積極支持、推動的同時,吸引社會力量參與; 要堅持原汁原味與創新手段、方法並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