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屋頂形式
日期:2016/12/15 1:21:1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高級建築的台基可以增加到2~3層,並有復雜的雕刻。
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門窗組成,如是樓閣,則設置上層的橫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欄桿。
層頂大多數是定型的式樣,主要有硬山、懸山、歇山、庑殿、攢尖5種,硬山等級最低,庑殿最高,攢尖主要用在亭上(見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結構)。
廊更簡單,基本上是一間的連續重復。單座建築的規格化,到清代達到頂點,《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就規定了27種定型形式,每一種的尺度、比例都有嚴格的規定,上自宮殿下至民居、園林,許多動人的藝術形象就是依靠為數不多的定型化建築組合而成的。
形象突出的曲線屋頂屋頂在單座建築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達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結構的梁架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頂形成曲線,不僅坡面是曲線,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線,在屋檐轉折的角上,還可以做出翹起的飛檐。巨大的體量和柔和的曲線,使屋頂成為中國建築中最突出的形象。
屋頂的基本形式雖然很簡單,但卻可以有許多變化。例如屋脊可以增加華麗的吻獸和雕飾;屋瓦可以用灰色陶土瓦、彩色琉璃瓦以至镏金銅瓦;曲線可以有陡有緩,出檐可以有短有長,更可以做出2層檐、3層檐;也可以運用穿插、勾連和披搭方式組合出許多種式樣;還可以增加天窗、封火山牆,上下、左右、前後形式也可以不同。
建築的等級、性格和風格,很大程度上就是從屋頂的體量、形式、色彩、裝飾、質地上表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