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加快立法讓杭州充盈著水墨淡彩的高雅
日期:2016/12/14 11:07:3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2008年的秋水山莊大門
“這種不謹慎的舉動,很可能把杭州最精華的東西抹掉。”中國美院色彩研究所研究員翟音副教授一聊起昨日的這件事非常痛心。
“新並不代表美!他們這麼刷,是一種非常不自信的行為。”翟音說,杭州,特別是西湖邊,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人文歷史建築和自然景觀的完美融合,“哪怕這些建築要修舊如舊,也需要謹慎再謹慎,不能隨便下手,而不是隨便什麼水泥塗料隨便抹一抹,這樣的後果真是無法挽救的。”
西湖邊歷史建築
需要怎樣的色彩配置
西湖邊的歷史建築究竟需要如何來配置色彩?
“就是順其自然,我們要做的就是自信和尊重,尊重並且相信時間沉澱下來的顏色就是最美的。”
作為色彩方面的專家,宋建明教授(中國美院色彩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曾帶領翟音等一批專業色彩團隊,走遍杭城,拍攝近3萬張建築色彩照片,對西湖周邊80平方公裡的地域進行了關於色彩的專題研究,最終為杭州找到了色彩定位——“水墨淡彩”。
翟音說,這個定位至今仍然是適合杭州的。就歷史建築個體而言,要對它們進行保護或者修繕,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它們是不屬於任何一家單位,它們是所有杭州人乃至所有中國人的財富”,因此,不管它是不是全國或者省級市級的文保單位,都應該一視同仁,哪怕是修舊如舊,也要嚴肅和科學對待,研究其歷史和文脈,用最科學的方法做到最大程度的尊重。
當然,昨天讓翟音倍感欣慰的就是朋友圈的呼聲和來自政府方面的態度,“杭州市民對這件事情反應這麼大,恰恰說明,其實近些年,市民的文明素質和審美眼光都在提高。他們很清楚,那些歲月斑駁的痕跡,太珍貴了。此外,杭州市政府的態度也很及時,讓大家感到欣慰。”
拿把刷子一抹最不可取
專家呼吁加快立法
杭州市規劃局曾經根據他們做的課題研究結合總體規劃和實際情況,編制了《杭州主城區建築色彩專項規劃》和《杭州市城市建築色彩管理規定》,堪稱主城區的色彩規劃總譜,搭建了建築色彩的空間框架,劃定了色彩分區。
這些規劃和管理規定,在規劃部門來看,如今仍有指導意義。不過他們也指出這些並不代表它像“建築施工許可證”一樣,是強制性規定。
就在今年初,宋建明就“杭城正在進行的城區大規模提升美容亂用色彩一事”接受錢報記者采訪時曾呼吁,對城市建築色彩的營造與管理,需要“好眼力”。
他當時就提出除了藝術審美的眼光,還要對城市美學、建築美學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更需要有相當的實驗經驗。城市色彩規劃和管理規定都有了,缺乏的是下定決心執行。“話說得重一些,那就是執行者大多是城市色彩營造與管理的外行,不知色彩為何物,如何有決心去實施呢?”
政府應該充分尊重城市美學、尊重專家、應該請專業人做專業事。建立切實可行的審核機制,城市建設不是短期行為,要對過去和未來負責。
翟音也呼吁,除了尊重和自信,必須加快立法,“政府部門需要智慧立法,加強管理和執行力,不管是西湖邊還是整座城市景觀容貌的色彩,都要謹慎對待,用科學的方法和審美的眼光來做研究。拿一把刷子一抹是最最不可取的。”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