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繳納30萬元違建罰單 並拆除違建
日期:2016/12/14 11:07:3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備受關注的天寧寺違法建設案又有新進展。昨天,記者記者從市文物局了解到,“天寧寺塔保護范圍內違法建設案”,入選了國家文物局組織遴選的“2014—2015文物行政執法十大指導性案例”。市文物監察執法隊負責人表示,違法建設單位已繳納30萬元罰款,並拆除違建。
現場 違建小樓拆除完畢
昨天下午,天寧寺內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這裡由北京市佛教協會駐天寧寺僧團管理使用,屬宗教場所,不設門票,觀眾可自由進入參觀。
記者看到,很多游客都是為了瞻仰著名的天寧寺塔而來,繞塔祈福的人群圍成了一圈。塔基北面豎著一排黑色的施工圍擋,裡面是一片鋼架搭建起的房屋骨架,還沒有安裝圍牆和房頂。就是這一片區域,2014年8月,還是兩棟未經批准建設的三層和四層小樓。
市文物監察執法隊隊長趙建明表示,當年的違建小樓已被拆除,目前正在搭建的鋼架簡易房屋,是在以前平房的基礎上改建的,主要用於僧人住宿。這次天寧寺方面已向文物局報批,並進行了前期考古勘探。
回放 天寧寺蓋違建小樓
2014年7月,市文物局接群眾舉報,稱天寧寺塔保護范圍內有建設施工活動,遂督辦立案調查。面對文物部門多次制發的停工通知,天寧寺方面拒不執行,甚至加班搶建。
當年8月,包括記者在內的多家媒體與文物執法人員一起來到天寧寺。當時,在距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塔二三十米的地方,蓋起了兩棟三層和四層的小樓。據執法人員稱,天寧寺方面未依法履行文物保護審批程序,屬擅自建設,建築面積達2200平方米。市文物監察執法隊隊長趙建明表示,自己在文物執法戰線工作了十年,第一次遇到國保單位裡建設這麼大規模違建。天寧寺方丈法恩解釋稱,小樓主要用於僧人居住和辦公,建設資金的來源是信眾捐贈。
處理 拆除違建罰款30萬
天寧寺大規模違法建設不僅危及文物本體安全,而且嚴重影響文物周邊環境。當年,北京市委市政府領導也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對此案依法查處。市、區兩級文物部門立即啟動執法程序,在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在西城區政府的支持、協調下,案件得以依法處理。根據《文物保護法》第六十六條有關規定,對違法主體北京市佛教協會做出責令改正、罰款3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記者記者了解到,目前罰款已執行到位,而且天寧寺駐寺僧團自行拆除了違法建築,並完成場地平整。近日,北京市文物部門依法查辦的“天寧寺塔保護范圍內違法建設案”,入選國家文物局組織遴選的“2014-2015文物行政執法十大指導性案例”,並通報表揚。
■對話
查處天寧寺違建 樹執法“標尺”
記者:天寧寺以解決僧人住宿問題為由加蓋違建是否說得通?
趙建明:不能為解決僧人住宿而采取違法行為。如果在文物保護單位內復建房屋,必須進行考古勘探,在國家文物局嚴格批准的前提下才可以進行。但現在遺址復建是非常嚴格控制的,基本不會批准。而且寺院應該在其現有條件下開展活動,不能以違法的方式無限制增加住宿和辦公用房。
記者:據說在執法過程中遭遇了很大阻力?
趙建明:可以說各個方面的阻力都有。首先,寺院的信眾裡有人對執法進行干擾。另外,民間也有說法,不能拆廟。
記者:30萬元的罰款是否為近年文物違法最大罰單?
趙建明:當年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罰了50萬元,這是最高限處罰。天寧寺違建對文物本體傷害較小,且自行拆除,再加上宗教單位的經濟情況,綜合考慮多重因素,依據現行的處罰標准,最後確定了30萬元。
記者:這個案件入選指導性案例有哪些意義?
趙建明:這起案件的順利查處,首先給了文物執法者一種巨大的鼓舞。其次具有指導意義,因為近年來類似文物違法行為時有發生,特別是宗教系統內管理使用的文物。寺廟裡面出現的文物違法行為,怎麼管理?這起案件樹立了一個標尺。也對文物違法行為起到了震懾作用。
(來源: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