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河南安陽市城內西北隅天寧寺塔(文峰塔)

河南安陽市城內西北隅天寧寺塔(文峰塔)

日期:2016/12/15 15:26:08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文峰塔 原名天寧寺塔,天寧寺始建於隋仁壽初年(公元601-604年間),塔修造於後周廣順二年(公元952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五代、宋、元、明、清歷代均有增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當時任彰德(即今安陽)知府的黃邦寧,主持重新修葺天寧寺和塔。使得天寧寺規模達到鼎盛時期,被譽為“南北叢林之冠”。他認為塔與南邊的孔廟(在今安陽市西大街小學校內)相呼應,二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便在塔門橫額上題了“文峰聳秀”四個大字 ,於是此塔又得名“文峰塔”,一直沿用到今天。解放以後,人民政府又進行過三次整修。

  文峰塔 高38.65米,塔基周長40米。磚身木檐。八角形的塔身立於圓形蓮花座上,蓮瓣共7層,上下交錯,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護塔基,把塔裝飾得更為美麗壯觀。塔的上身五級出檐,從下往上逐級增大。每層出檐的斗拱又不盡相同。八角檐頭系有銅铎,微風吹動,叮當作響,給人以高遠靜穆之感。塔頂有相輪、塔剎。塔的下身四周正面,各有一門,其中正南面為真門,余為假門。券門首額,有磚雕二龍戲珠圖像。八角均有巨龍環繞的盤龍柱,上加鐵鏈枷鎖,非常壯觀。八根龍柱之間,有八幅磚浮雕佛教故事圖像:正南面為三身佛像;西南角是釋迦佛說法像;西面為悉達多太子誕生圖像;西北角一幅是釋迦佛雪山苦行修定像;北面為觀音菩薩與善財龍女像;東北角是佛為天人說法像;東面一幅為釋迦佛涅像;東南角是波斯慝王及王後侍佛聞法像。這些浮雕造型生動,神情逼真,姿態自然,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塔的正南門前有一平台,高約2米。登平台進塔門,沿72級台階盤旋而上塔頂。塔頂平台周圍有一米多高的女兒牆環繞。平台正中矗立著一個高約10米的葫蘆狀小塔剎,大體和北京北海公園的小白塔相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