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沽湖品牌升級 邁向世界旅游勝地
日期:2016/12/14 10:22:2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摩梭女子愛情開始的“花樓”
泸沽湖的四川味道
作為全國旅游強省,四川人當然不會讓泸沽湖只有雲南的印記。2006年,四川省冬季旅游大會在涼山召開。這對鹽源縣旅游開發來說是迎來重大歷史機遇的一年。
當年在四川日報的記者夏先清回憶:“旅發大會規模很大,達到了以前所沒有的高度。從某種重視程度來說超過了當年的西博會。而後來的發展也證明,這年在涼山召開旅游大會對涼山旅游的發展是有實實在在推動作用的。”
正是憑借這一契機,2006年鹽源縣提出創建國家4A景區,實現泸沽湖旅游產業的突破。兩年後,泸沽湖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為之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有了名號還不夠,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完善。2007年,鹽源縣將“旅游興縣”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長遠藍圖。泸沽湖鳥覺路、草海路、左右環湖路等景區公路,泸沽湖假日酒店,“兩府一館一中心”等旅游設施項目相繼落地。
在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的同時,鹽源縣同樣對泸沽湖文化進行了一系列開發。從2007年至今,格薩摩梭古村落高水平、高起點打造完成,泸沽湖古村落、摩梭民居、摩梭母系文化也得到大力保護。
幾年來在文化上的保護發展正在發揮效力。越來越多的人在向往泸沽湖美景,摩梭族神秘文化的感召下來到泸沽湖。
在泸沽湖邊的一個普通民居裡,摩梭人告木介紹了神秘的摩梭文化。告木的家就是一個典型的摩梭四合院結構。告木站在自家的四合院裡介紹:“我家裡的經堂、祖母屋、花樓都基本上是按摩梭傳統修建的。只有以前一樓養牲畜二樓住人的草屋因為衛生的要求進行了改良,將牲畜放到了後院。”
隨著泸沽湖名氣大增,來泸沽湖的游客日益增多。告木幾乎每天都要停下手裡的活回家給游客講解摩梭文化。“有時候也有游客會要求在我們家吃一頓午飯,感受一下摩梭文化,或者就住在我們家一夜。”告木說自己家每年種植收入大約5000元左右,但每年零星的旅游接待就能收入3萬元。
正在參觀告木家的一位王姓游客說:“雖然我可以在酒店吃住,但來到泸沽湖不走進摩梭人家,這泸沽湖就白來了。相比在酒店,這種傳統的老房子更吸引我。”
泸沽湖美景
泸沽湖的美麗草海
文化保護塑造旅游品牌
2009年6月,一次圍繞涼山旅游的高端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多為中國旅游界的資深專家、運營商參與會議。參會嘉賓就涼山旅游獻計獻策,雖然涉及的面很廣,但最後的交集都集中在了文化助推旅游上。泸沽湖旅游可因摩梭文化而升級,摩梭文化可因泸沽湖而弘揚,兩者的良性互動,將是泸沽湖旅游的方向和持續發展的潛力所在。
品牌是旅游業發展的重心。泸沽湖的發展離不開摩梭文化的品牌升級。鹽源縣最終確立了文化與品牌攜手的旅游發展戰略。
2011年泸沽湖迎來新一輪發展的曙光。雅西高速即將通車,西昌至泸沽湖高速公路列入四川省路網規劃。當年11月,鹽源縣為了緊密配合這一發展機遇,在成都錦城藝術宮首度推出了全球唯一的大型摩梭風情歌舞集《心中的泸沽湖》。
此外鹽源縣還將布局一系列助推文化品牌的棋子。借鑒現在電影對當地旅游的影響,鹽源計劃拍攝一部有關泸沽湖的電影或連續劇;策劃一台大型摩梭精品風情節目;出台一台大型泸沽湖宣傳活動。
泸沽湖的文化品牌戰略不僅體現在一系列的商業運作上。“泸沽湖摩梭人走婚習俗與母系大家庭“在鹽源縣的運作下,已經成功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泸沽湖摩梭人的原始甲搓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6月,泸沽湖又迎來新的機遇。6月13日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在泸沽湖摩梭古村調研,提出了保護和改善”摩梭家園“,搶占旅游發展制高點的戰略構想。毫無疑問,下一步泸沽湖的任務就是申請世界非遺。
可喜的是,雖然曾經雲南對泸沽湖的高調開發讓四川一時陷入尴尬。但現在為了共同打造泸沽湖世界級旅游景區,涼山州泸沽湖景區管理局和麗江泸沽湖省級旅游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局)強強聯手。
雙方力爭在”十二五“期間泸沽湖將引進三至五家高端品牌酒店。到2015年,使景區接待能力達到200萬人次,景區門票收入實現1.5億元,景區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0億元。爭取將摩梭母系文化申報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力爭申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通過努力,到2020年基本實現把泸沽湖景區建設成為中國一流,世界知名旅游勝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