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據說有52座之多是上海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
日期:2016/12/15 1:34:1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浙江自然博物館承辦,衢州、麗水、天台等市縣琉璃瓦博物館協辦的“龍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龍化石”龍年特展開幕儀式在浙江自然博物館一樓大廳舉行。省文化廳廳長楊建新、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潘聖明致辭並為開幕儀式剪彩,省文物局副局長陳官忠、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金幸生及志願者代表黃林身參加剪彩。該展覽通過深入淺出的語言、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出近百件恐龍和恐龍蛋化石標本,包括首次聯袂展出的世界著名的達爾文翼龍雌雄個體的珍稀標本,以及數10幅野外實景發掘和恐龍生活場景復原油畫等,講述“浙江地理概要”、“浙江地質概況”、“浙江恐龍化石”、“浙江恐龍遺跡化石”、“浙江翼龍”、“恐龍概述”等科普知識。
曹其镛先生夫婦捐贈中國琉璃瓦古代漆器簽約儀式”在杭州舉行。出席簽約儀式的領導有: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原浙江省省長呂祖善,原浙江省政協主席周國富,原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張蔚文,浙江省文化廳廳長楊建新,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鮑賢倫。陳浩館長代表浙江省博物館與曹其镛先生簽約。曹其镛先生夫婦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中國古代漆器的收藏,通過積累,收藏頗豐。曹先生與夫人曹羅碧珍女士,本著熱愛家鄉、報效桑梓的赤子之心,決定將珍藏多年的中國古代漆器160件(組),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收藏。廣州不僅僅只有陳家祠、南越王墓幾個歷史建築,還有很多小的歷史建築需要保護,廣州具有2000年的歷史,而這些歷史底蘊、文化氣魄就是從歷史建築上體現出來。
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在這160件(組)藏品中,主體為宮廷用器,有不少為明早期或更早期的古代漆器,乾隆御制雕漆漆器占了很大的比例,制作精致,造型優美。這次捐贈將極大地豐富與完善浙江省博物館的中國古代漆器收藏,填補宋元及明早期雕漆漆器的空白,改善藏品結構,並有利於奠定和提高浙江省博物館在海內外的中國古代漆器收藏、研究地位。浙江省博物館將設立漆器專庫保存;在孤山館區設立“曹其镛漆器藝術館”展示這批漆器;成立理事會指導“曹其镛漆器藝術館”的工作;並建立“浙江省博物館中國古代漆器研究中心”,對這批漆器進行深入的研究。古鎮周圍水網遍布,鎮區內水巷縱橫,橋梁據說有52座之多,現存還保留十多座,最古的據今有近700年歷史,是上海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那些石橋如同一個個歷經滄桑的老人,顯得古樸蒼勁,橋身石縫長出的青苔,似在述說著塵封的陳年往事,而那橋堍下修築的石階水碼頭,更是承載著數不盡的悠悠歲月。
琉璃瓦古屋河埠,前有碧波平臥,後有石路綿延,處處小橋流水人家,處處吳侬軟語輕聲。沈蓉城《楓溪竹枝詞》中有“秋千架傍瑞虹橋,節屆清明麗景饒”之句。如果信步走到虹橋堍,會見到市河成丁字型垂直,向三面河道望去,一望三座橋,三望九座橋,“周莊雙橋美名遠播,楓泾三橋麗景無雙”,楓泾的三橋景點。要重視對歷史文化建築的保護,要盡快立法規劃保護,同時要請專家和市民共同參與保護工作,形成全民保護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