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曹操墓考古隊長:正寫有關曹操的小說 已接近尾聲

曹操墓考古隊長:正寫有關曹操的小說 已接近尾聲

日期:2016/12/14 11:17:4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曹操墓在2009年年底宣布發現以來又有哪些重大發現?曹操墓何時能對公眾開放?昨日下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安陽曹操墓考古隊隊長潘偉斌先生受邀在鄭州開講曹操墓的發掘故事,並接受了大河報專訪。他表示,近5年來曹操墓的最大發現,就是沒有發現任何與曹魏時期喪葬制度有沖突的現象,同時有更多證據進一步印證了墓主人身份。

  潘偉斌說,曹操墓最近幾年的主要工作是對發掘出來的文物進行修復,因為曾遭盜掘受損嚴重,很多出土文物的殘片都混雜或膠結在一起,需要剝離和分類,然後拼對、修復、除銹等。“僅鐵器就有4700多塊殘片,目前復原出了100多件,包括刀、劍、匕首、铠甲等兵器、裝備,剪子、鑷子、錘子、馬銜、傘具等生活用具。”潘偉斌說。

  出土物中還修復出了12個陶鼎,根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皇帝死後所用鼎為“瓦鼎十二”;墓中還發現了寫有“輴(chūn)車”和“竹(shà)”字樣的石牌,在史料中分別指運送皇帝靈柩的車和覆蓋皇帝靈柩的竹席。這些都說明墓主是以帝王的規格下葬的,在當時此地只可能是曹操;墓中隨葬品在奢華程度上又保持一定程度的克制,特別是出土陶器的周身都沒有塗彩,與同時期墓葬迥異,卻正符合曹植在給父親寫的追悼詞《魏武帝诔》中所述,曹操墓所用陶器都是素陶。

  “曹操墓中還有一些謎團待解,一些出土物還不明白是什麼,也許它們反映了曹操這個人的不凡個性,卻給曹操墓報告的編寫出了不少難題。”潘偉斌表示,公眾對曹操墓有著巨大的好奇心,目前當地已經醞釀修建博物館和遺址公園,不過能開放恐怕還得三五年。

  從事考古發掘20余年,潘偉斌參與了多個全國十大考古發現項目的發掘工作,出版多部專著,僅與曹操墓有關的就包括《話說曹操高陵》、《曹操墓真相》等,為公眾提供了解曹操墓的一個視角。采訪中記者得知,目前潘偉斌正在創作一部有關曹操的長篇小說。據介紹,這部小說完全以史料為基礎展現曹操的一生,但形式頗具特色,以曹操夫人卞氏的口吻寫就,目前已經完成180萬字,接近尾聲。

    (來源:大河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