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抗日戰爭遺址地方性規章——《重慶市抗日戰爭遺址保護利用辦法》於1日正式實施,破壞抗戰遺址行為將被嚴厲追責。
據介紹,抗日戰爭時期,重慶是中國戰時首都,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也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陣地,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抗戰遺址。目前,重慶現存抗戰遺址395個,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1個。
重慶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辦法》強調保護,鼓勵合理利用。首次建立抗戰遺址的市、區縣、鄉鎮及街道辦事處三級保護責任體系,強調規劃、國土和建委等行政部門應加強支持和配合,形成管理合力,從開發建設源頭上杜絕對抗戰遺址的破壞。
《辦法》明確對抗戰遺址實施原址保護:禁止擅自遷移抗戰遺址,禁止拆除抗戰遺址。因特殊情況確實無法實施原址保護的,應當依法實施遷移保護。
按照“合理、適度、可持續”的利用原則,該《辦法》鼓勵利用抗戰遺址開辦展覽館、博物館,旅游相關部門和單位開發、推廣具有抗戰文化特色的旅游線路、旅游服務、旅游產品,要求城市地圖、公交站台、道路標牌等應當包含抗戰遺址內容,營造城市文化氛圍。
2009年以來,重慶對108個抗戰文物實施了重點搶救性保護,累計投入1.5億元,維修面積10.6萬平方米,全市抗戰文物險情得到全面控制,抗戰文物保存狀況得到大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