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古城在地震之後獲得新生 游客蜂擁而來
日期:2016/12/14 10:34:3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的昭化古城是迄今為止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國古城,在4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中受到一定損毀,在專家指導下,這座古城進行災後重建,修舊如故,原汁原味地恢復古城建築風貌,先後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並在2011年CCTV—7首屆《鄉土·盛典》晚會上同雲南麗江等十座古城古鎮共同榮獲中國十大最具人文底蘊古城古鎮獎。
5月8日,全國網絡媒體記者聚焦四川地震災區發展振興采訪報道組來到這座古城采訪。走近古城,迎面有一座三層樓高的城樓擋住道路,上書“葭萌”。從樓門下穿過便來到古城裡面,古城有四條大街和五條小巷,均用當地青砂石板按三橫兩縱、中間高兩側低的瓦背風格隨坡就勢而成,街巷之間“丁”字相連,具有“道路交錯相通,城門不相對”的軍事防御特色。古街兩側保留著完整的明清建築,多為穿逗木結構、小青瓦、古樸的川北風味民居。臨街房屋多商販,販賣川北風味小吃、手工藝品,還有的展示三國時期的兵器、服裝供游客拍照留念。
據了解,昭化,古稱葭萌。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和2244年連續建縣史,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縣治地之一,素有“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之稱。這裡還是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劍門蜀道遺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迄今為止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國古城。古城景區面積20平方公裡,總人口1.7萬人,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
自2006年以來,廣元市元壩區委、區政府先後請四川大學、同濟大學教授指導修復昭化古城,在建設中,精心施工,修舊如故,力求原汁原味恢復古城建築風貌,先後投資2億多元實施古城一、二期工程建設和災後重建項目,昭化古城保護與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設施配套進一步完善,商業業態進一步豐富。廣元市成立蜀道文化研究中心,成功舉辦了四屆昭化古城三國文化旅游節,古城景區影響力和美譽度大幅提升。
在劍門關到昭化的旅游公路修通後,昭化古城和劍門關、大朝驿等景點形成了三國蜀道精品旅游線路。廣元市正在將其與劍門關打包爭創國家5A級景區,並聯合蜀道線路上其他景區申報世界文化線路遺產。
據統計,2011年,昭化古城接待游客18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27億元。今年一季度,昭化古城接待游客20.55萬人,旅游總收入7192.5萬元。景區旅游業提供的直接就業崗位達到3000個,間接就業崗位4000—6000個,旅游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占廣元市元壩區全部勞動就業崗位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