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琉璃瓦古建築保護具有創造性的 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

琉璃瓦古建築保護具有創造性的 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

日期:2016/12/15 1:28:5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中宣部辦公廳原主任《黨建雜志社》總編輯薛啟亮、原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常延廷、全國政協秘書局秘書孫建寧、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原副庭長馬迎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查委員會原委員、控告廳廳長姚世根、工信部中國信息產業網總裁、中國網友報總編輯申江嬰、中國經濟導報社社長王平生、文化部中國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肖清波。中央電視台老干處原處長宋福民等領導,應邀出席了本次盛會。

    全國政協秘書局秘書孫建寧宣布發布會開始,中宣部辦公廳原主任《黨建雜志社》總編輯薛啟亮代表與會領導致辭。央視網管理觀察頻道運營總監張惠傑受活動組委會委托,宣讀了本次活動推進的要義。歙縣徽州文化旅游景點開發中心、邯鄲市金唢吶酒業有限公司等單位,代表支持本次活動的企業進行了發言,並祝活動舉辦圓滿成功(2012年4月 中國.歙縣)。

    對於中國古城文化和其載體的發掘、保護及未來具有創造性的發展來說,都將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有關扶持文化產業發展、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的政策發布將進入一個密集期。包括稅收、信貸、融資以及地方政府扶持文化產業的一系列政策都會相繼出台。這為推進古城文化保護、古城文化創新、發展古城文化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如何面對文化強國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如何傳承和保護好古城文化?如何最大限度地深挖古城文化內涵及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古城文化如何融合文化新業態及創造品牌?如何創新發展闊前進等為主題。邀請政府領導、行業協會、社會學者和業界權威人士展開研討,進一步打響“古城文化品牌創新”力爭把古城文化打造成展示地方區域文化的琉璃瓦經典之作。

    引領古城文化創新發展方向,提升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為推進“文化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北京將對一些皇家園林進行集體修繕,其中有天壇、頤和園、北海等古建園林,這次修繕工程很大,也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所以這次修繕體現了國家隊古建築和歷史文化的重視以及關注。

    皇家園林的園牆也是文物,去年11月8日,北海公園東牆坍塌。今年2月10日,頤和園霁清軒南側園牆發生坍塌。“坍塌的都是外牆。”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宣傳處長陳志強介紹,北海、頤和園都是皇家園林,有外牆,也有內牆,“內牆都保護的很好,但外牆由於緊挨著居民生活區或者大馬路,部分存在安全隱患。”

    市屬11家公園就對自己的外圍園牆進行綜合調查。調查顯示,11家公園中,10家外圍園牆共有35處(段)安全隱患,長約6884.7米。其中,頤和園、天壇、北海、景山、中山公園5家屬於文物的名園園牆隱患就占了27處,並以頤和園、天壇和北海最多。由於歷史原因,有很多單位,以及居民區,他們靠牆建房搭屋的情況都非常嚴重。其中大部分是違章建築,沒有排水管道、下水道等城市基礎設施。居民常年往園牆潑髒水,對牆體造成了腐蝕和損害,這也是北海公園東園牆局部倒塌的主要原因。

    這也是頤和園霁清軒南側園牆發生坍塌的一個重要原因。“相對來說,園內被外單位占用少、園外居民少的公園,園牆保護的都比較好。”公園園牆作為圍合空間的構件,不僅是公園秩序的有力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北京名城文化的琉璃瓦獨特象征。據統計,在頤和園、天壇、北海、景山、中山公園5座歷史名園中,現存園牆25700多米。目前市屬11家公園每年修繕文物古建的費用大約是5000萬元,但這筆錢,用於公園內古建築群的修繕都捉襟見肘,花在園牆維護上的就很少了。因為很多園牆被外單位或居民占用,沒法統一整體維修,只能是一段一段去維修”。

    隱患:因公園外牆與其外牆密切接觸,無法觀察牆體狀況。且與其後廚相鄰,存在一定的火災隱患。景山公園西南側,某酒家,建築物面積約為45×20平米,其建築與公園西牆南段緊鄰。房頂排水直接排向壇牆,對牆體造成破壞。因民房依建,無法進行修繕。還有個別樹木距離內壇牆較近,樹根生長有可能對牆體造成破壞。隱患:牆體為摻灰泥砌法,強度低,多年雨水沖刷、滲入導致內部空鼓,結構疏松。牆體位於馬路邊,受到過往車輛震動的影響。已坍塌6米。修繕之後的古建園林也將是人們游離和欣賞的必去之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