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千年古鎮觸摸現代氣息 長三角景區探索"智慧旅游"

千年古鎮觸摸現代氣息 長三角景區探索"智慧旅游"

日期:2016/12/14 10:24:0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隨著端午小長假的到來,遍布長三角地區的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古鎮更加熱鬧起來。雖然景區內仍四處可見“一張地圖走天下”的游客,但如今,他們又多了一種選擇:在古鎮的微博、無線網絡、手機客戶端等信息化產品的幫助下,體驗一次現代化“智慧游”。

    小變化解決大問題

    記者在江蘇同裡古鎮見到北京游客劉先生一家三口時,女兒劉嘉正在邊走邊“擺弄”來之前特地下載的“i同裡”手機客戶端。“我們現在想去‘穿心弄’景點,正好客戶端上有電子地圖,不但能標示出我現在的位置,還能告訴到目的地的最近路線。”

    “i同裡”手機客戶端於今年5月正式上線,是同裡古鎮打造“智慧景區”計劃的一部分。進入客戶端,游客可以看到景區介紹和攻略,以及餐飲、購物、交通、天氣等詳細信息。

    “其實還沒進入古鎮的時候我就在用了。從長途汽車站出來後,我根據電子地圖上標示的路線很快找到了景區入口。”劉嘉說,“小小的手機客戶端幫了我們大忙。”

    與古鎮手機客戶端一同投入使用的還有景區的無線網絡。在同裡“暮灣尚”街區的一家“咖啡貓”小店內,記者看到,年輕人惬意地坐在臨水的桌前,有的品茶,有的喝咖啡,不少人手持iPad或電腦在發微博或浏覽信息。

    據蘇州同裡國際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任蘇俊介紹,由於技術原因和出於保護古鎮的考慮,目前約有七分之一的景區已實現無線網覆蓋。“爭取在今年‘十一’前後,將景區無線覆蓋率提高至95%以上。”他說。

    南京游客王松楊是個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他聽說同裡已經有手機客戶端上線並且將實現無線網絡覆蓋後,眼中流露出興奮之情:“這可太好了,有了這些,以後來古鎮游玩會方便得多。”

    他說:“既可以通過智能終端對景區有更全面的了解,又能享受景區提供的網絡服務,以後出行時不會只依賴紙質地圖了。”

    據記者了解,除同裡外,目前周莊、烏鎮、西塘等數個位於長三角地區的古鎮已擁有獨立的手機客戶端,另有20余個古鎮景區作為本地區旅游客戶端中的一部分出現。
    網絡技術推動古鎮旅游服務轉型

    在古鎮管理者看來,在網絡技術已相對發達的今天,開發手機客戶端、普及無線網絡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們的出現,卻實實在在地推動古鎮在旅游服務轉型和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大步。

    前不久,一位福建游客在古鎮一家飯店消費時,對飯店菜單價格與實際價格不符產生疑義。他通過微博投訴,任蘇俊獲知此信息後,第一時間將此條信息轉發給吳江市物價局官方微博和旅游局官方微博,物價局接到反映後,立即到現場取證調查,然後利用相同途徑將結果反饋給該游客。最終,一場可能引發的買賣雙方的“戰爭”就此化解。

    任蘇俊認為:“很多情況下,雙方產生誤會的原因在於信息不對稱,缺少彼此交流的渠道,利用好微博、論壇、客戶端等新媒介對景區管理至關重要,有利於化解矛盾。”

    同裡鎮於今年年初啟動“智慧景區”建設,除了手機客戶端和無線網絡覆蓋,還計劃與中國移動、購物網站等合作,陸續推出“話費積分換購門票”“二維碼門票結算”“手機支付”等智能服務項目。

    任蘇俊說,“智慧景區”建設不僅僅是解決一張門票的問題,而是解決游客在整個旅游過程中吃、購、娛多方面的需求,通過網絡更好地提供服務。

    “古鎮文化”與“現代科技”如何完美融合?

    同濟大學教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認為,千年古鎮觸摸現代氣息的做法,體現古鎮文化與現代科技的接軌。過去到古鎮欣賞的是小橋、流水、人家,現在將青年人的需求、愛好、興趣與古鎮固有的文化相聯系,用現代網絡方式傳播,這說明古鎮旅游服務的發展已跟上時代的步伐。

    記者調查發現,已有部分游客在古鎮管理者的引導下,開始體驗“古鎮智慧游”。但是古鎮客戶端從推出到現在,大都只有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這些智能終端的“新生兒”在界面設計、內容充實度等方面仍有待改進和完善。

    劉嘉告訴記者,“i同裡”上的功能自己都已經試過,也深有體會,她建議內容要更加生動,展示的方式更加多樣化,猶如在景點裡邊走邊看。

    另外,目前的古鎮客戶端普遍缺少“收集用戶反饋”的功能,讓游客感到“有話無處講”。劉嘉說:“作為游客,希望設計者能夠了解我們的感受,如果能有一個供雙方交流的平台就更好了。”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古鎮每天都在發生變化,作為古鎮旅游發展的助手和推動力,其智能終端也需要及時和持續地更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