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四川古蔺以紅色旅游引領古鎮發展

四川古蔺以紅色旅游引領古鎮發展

日期:2016/12/14 10:18:4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四川古蔺縣太平鎮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鎮,這裡有著古老的鹽運文化與獨特的民俗風情。然而,古鎮最著名的還要數紅色資源。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重要一役——四渡赤水,讓太平古鎮在中國大地上散發出紅色的光輝。近年,該鎮以開發紅色旅游為抓手,不斷改善古鎮的整體旅游環境,使古鎮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也得到深度開發,全面提升了古鎮整體的旅游品質,受到游客的青睐。

  記錄“紅色經典”的古鎮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這脍炙人口的歌謠曾喚起了多少人對紅軍長征歷史、赤水河奇山秀水的無限遐想,傳播了多少滲透著紅軍與古蔺人民魚水情深的故事與傳說。

  步入太平古鎮,配有中、英、日、韓四種文字標識的導覽圖、景物介紹牌、指示牌便呈現在我們眼前:長征街上的總司令部、總政治部、紅軍醫院、紅軍銀行、牌坊等重要節點,已修繕完工,紅色古鎮核心景區的風貌已基本成形。

  太平鎮黨委書記李祥林說,1935年,毛澤東同志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以3萬之師,沖破了國民黨40萬大軍的重重包圍,取得了四渡赤水戰役的勝利。

  據介紹,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總計72天,其中三進古蔺,在古蔺境內轉戰54天。太平古鎮作為紅軍四渡赤水二渡、四渡的重要渡口,留下了許多珍貴史料、遺址和文物。

  早在1958年,四川省政府就批准古蔺縣在紅軍第二、第四次渡過赤水河的重要渡口——太平渡建立“太平渡紅軍長征紀念館”,並於1975年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館名由張愛萍將軍題寫。2011年6月,經四川文物管理局批准,再次更名為古蔺縣紅軍長征四渡赤水博物館。該館共有7個展室,展出有紅軍武器、印章、醫書、馬燈、標語、絕密號譜、宣傳緞畫、浮橋門板等300余件珍貴遺存,集中反映了紅軍四渡赤水的全過程。

  古鎮紅軍街全長約500米,數百級石梯順山而下一直延伸至赤水河邊。據說,樓台木屋大多建於清末民初,紅軍在1935年3月渡過赤水河前來太平時,便住宿此街。2011年,經“四川最美街道”組委會評審,太平古鎮獲得“四川三十條最美街巷——最宜業街巷”獎項。在這條古樸街道上,隨處可見紅軍當年寫的標語,紅軍遺址多達87處。

  整合資源推進古鎮旅游

  “使勁拉過險灘喲……”、“喔著著——喔著著……”曾經擔任過鄉鎮船舶管理員的太平場鎮居民胡敬華至今還能哼起一段赤水河船工號子。他說,太平渡是川鹽入黔必經之道,眾多鹽商湧入太平設號,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太平已經成為川黔滇地帶極富盛名的商貿樞紐,商業的發達,也帶動了當地民俗文化的繁榮。以上那段“赤水河號子”便是太平鎮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他介紹說,鎮內還有古蔺揚琴、劃龍船、耍花燈、扎牛燈等民俗表演。近年,隨著太平紅色旅游不斷升溫,古鎮的商業文化、民俗文化也得到了開發和發展。

  據了解,為發展古鎮旅游,2010年以來,太平古鎮本著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實施、高品質打造的原則,在全國范圍內遴選具有相關資質和較高理念的設計單位,並依托專業公司全程參與、指導古鎮創4A景區工作,有力保障創4A項目優質高效的實施。李祥林說,2010年太平景區二期維修工程規劃完成工程投資1800萬元,修繕文物保護建築共計2.8萬平方米,其中重要節點建築約6000平方米,主要保護建築1.25萬平方米,一般保護建築9500平方米,還完成了老街重要建築、主要建築和一般民居房維修。記者看到,在景區裡工人忙碌,馬達轟鳴,新修的停車場、入口公路、步游道等設施基本竣工。據悉,為了讓來景區的車輛更方便地駛入,古鎮在交通標志標示、專線車輛方面也做足文章。目前,古鎮新修建的直達景區的入口公路已完成了60%,在成都至古蔺、貴州赤水至古蔺公路沿線安裝25個專用旅游交通標識牌,開通了古蔺到太平紅色專線,新建了6000余平方米的生態停車場,完成了數百級石梯維護及廣場青石板鋪設,機要室至紀念碑生態步游道也已建設完成。為了給游客創造安全的旅游環境。古鎮還新建了兩座三星級廁所,聯合郵政部門制作了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明信片、紀念郵票、郵政紀念戳等。去年5月,古鎮又引進第一家旅游商品開發企業,開發古鎮特色旅游紀念品,為古鎮打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提供了充足的“元素”。

  李祥林表示,太平古鎮的最新目標就是整合歷史文化資源、民俗文化資源,紅色旅游資源,不斷開發亮點,豐富旅游產品,形成古鎮獨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

  跨區合作打造精品旅游

  據了解,去年8月9日,古蔺縣與成都武侯祠錦裡旅游文化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就太平古鎮旅游發展戰略合作舉行了簽約儀式。按合作雙方訂立的框架協議,古蔺縣將太平古鎮旅游區含太平古街、新規劃旅游發展區等旅游資源與成都武侯祠錦裡旅游文化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由公司投資開發,把太平古鎮旅游區打造成為一個展示與體驗川南民俗和經典紅色文化的高端旅游休閒平台。

  按照該協議,該公司將完成《太平古鎮旅游發展整體策劃方案》、《總體規劃》和《實施細則》及太平古街的定位、運營和開發工作;自公司依法取得相關土地使用權之日起5年內,公司將投入太平古鎮旅游區開發資金不低於5億元人民幣,按照《總體規劃》和《實施細則》,完成除商住房之外的所有建設項目並投入使用,包括新區旅游購物、餐飲娛樂、特色會所、軍事拓展等休閒功能旅游產品開發項目,將太平古鎮創建為國家5A級旅游區。

  為增強現有產品的參與性、體驗性和娛樂性,古鎮將基礎設施建設、居民房屋建設等融入古鎮風貌塑造中,讓紅色旅游、歷史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和諧統一,古鎮整體旅游形象得到很大提升,初步形成一個古鎮就是一個博物館的風貌。李祥林表示,今後一個時期,太平鎮將全面推進古鎮三期建設,加快推進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紀念地的紅色項目建設,打造在全國具有較強號召力、影響力的集紅色文化、古鎮文化、民俗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成都2月1日電 記者王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