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典型的民國青磚建築 但是裡面又是非常傳統的木結構廳堂

典型的民國青磚建築 但是裡面又是非常傳統的木結構廳堂

日期:2016/12/15 1:30:4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廣州人盛稱的西關大屋,除了三間兩廊規模宏大之外,另一主要特征是它的青磚石腳牆體,特別顯眼。這青磚質地細潤致密,敲之有金石聲,尤其防水防風化的性能優越,確是青磚建築的上好材料。試看今天尚存的西關大屋,雖經風雨百年,牆面依然平整細密,少見有殘缺及風化侵蝕的痕跡,便是最好的例證。


    這棟老建築內部保留極其完好,還有罕見的鎏金鳳凰形狀的替木、燈梁上暗八仙、走馬廊整圈吉祥陰刻木雕等。

    可惜的是,這棟房子即將面臨拆除。前幾天,池志海和老建築群的網友,結伴來到這裡,對房子拍照、留影,收集老建築詞條,並集體呼吁保護這棟建造精美的大院。記者約池志海再次來到老宅所在地倉山區蓋山鎮湖邊村。從梅園後院的小門進入宅院,眼前一處兩層高的圍合式的護厝,中間一口水井,與前面的院子很有錯落感。

    典型的民國青磚建築,但是裡面又是非常傳統的木結構廳堂,木雕等細節保護得很好,不像很多老宅子,出彩的地方都沒了。門頭是近代豪宅的做法,很特別的是後部的一座二層小洋樓。”網友小飛刀說,他拍攝老房子十多年,看到梅園的時候還是很吃驚。他說,梅園的房屋格局在福州是獨有的,一般就是一進、兩進、三進的房子。這棟是單獨圍合的中西元素交雜的院落,後面又是一排護厝。

    大門上方的二層回馬廊,有15幅木刻圖案的圍板和綠色木葫蘆欄桿,房檐和陽台之間還有仿西洋鐵藝的半圓形裝飾木條。圍板上有“喜鵲登梅”、“松鶴延年”、“喜上眉梢”等吉祥圖案,就連兩側廂房的門上,鎏金雕花也如同新做一般。

    青磚燒窯人便要不斷向窯內注水,使裡面蒸汽彌漫,形成缺氧環境,磚坯裡的三氧化二鐵被還原成氧化亞鐵,於是便成為青灰色的磚了。經過這樣加工過的青磚,便有了自己獨特的品質。

    西關大屋所用的青磚,多為東莞稍潭地區所產。稍潭在今莞城的東南郊,即三杞、烏石岡、古塘壘等地。廣州人建造西關大屋,是非稍潭磚不用的。稍潭磚按質量分為五個等級,最上者為揀青,以下依次為大青、二青、水沖、窯腳。一般砌牆內芯多用大青或二青,至於牆體表面,則選用揀青,並且要逐塊打磨光潔,使其邊、角整齊,表面呈綠豆色,故又名綠豆青。這樣砌出的牆便顯得光潤平整,磚縫細而均勻,線條平直優美,整面牆看上去仿佛是一件藝術品。

    最近曾有一個單位要建一棟仿古建築,承建公司采用現在新法仿制的青磚施工,先砌起一面示范牆請甲方來拍板。怎料甲方一看,無論質地、外觀都不滿意。承建商只好推到重來,派人搜購舊青磚砌築,才取得滿意的效果。

    光緒十九年一月的上海《申報》登載一條發自廣州的通訊,報道說:廣州的青磚如今因稅費增加,價格上揚,由從前的每萬塊售價二十三四兩白銀升至三十一二兩雲雲。那麼,照此算來,一塊青磚約售白銀三厘。三厘銀是個什麼概念,今天我們也許難以捉摸。但我們也可以換一種民生物品來表達。比如,當年廣州的米價,一兩銀子約可買米28公斤,三厘銀可買1.7兩米,這就是一塊青磚的價值。

    青磚如今矜貴了,但它是什麼價錢呢?沒人知道,也缺少文獻記載,幸好一份陳舊的報紙給我們解決了問題。時至今日,青磚因物稀而貴,一磚難求,據說舊青磚的時價每塊需人民幣一元左右。珍貴的西關大屋已所存無幾,維修保護,是刻不容緩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