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要保護構成歷史風貌的文物古跡、歷史建築,還要保存構成整體風貌的所有要素。在原有的商號舊址和民居宅院上,晉商老街現在已開辦了渠家大院晉商文化博物館、長裕川晉商茶莊
青磚博物館、晉商镖局、度量衡博物館等。由點到面來進行街區的保護和開發。把現代化的東西都全部扯下,恢復歷史的本來面貌,在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對街區的面貌要進行徹底的治理,要把晉商文化原汁原味地體現出來。
逐戶地來針對每個商戶再做規劃做設計,跟商戶溝通。而且單就這條街本身來說,除了做建設規劃,還做了業態調整,就是產業上我們也做一些規劃。歷史文化街區往往也是名人故居匯集的區域,如何保存下名人的歷史事跡也是歷史文化街區應該承擔的責任。對於個性化的展示以及名人故居的保護工作,已有五年保護發展工作經驗的的福州三坊七巷頗有經驗。所以我們在做三坊七巷的文化的時候,我們特別考慮如何來體驗人文、消費文化,是我們最終個性張揚的目的。
當地應該重視的,反而恰恰是上千年歷史沉澱形成的老城區。如今,老城區雖添了很多現代化的元素,人們也沒法看著它想象北宋時的景象,但它遺留的古典氣息卻是真實的、有生命力的。 也展示著民族的文化底蘊。然而,重經濟、輕文化的城市化進程,非但使應保護的文物和建築受到破壞,由於文化傳承的缺位,也使城市失去了特色。 還要回答誰追究、怎麼追究的問題。如此,才能做到依法行政,實現各司其職,消除或減少文物保護的尴尬。名人活動相關的重要歷史場所、名人故居、歷史街道等歷史文化資源,整體延續城市歷史文化脈絡,規劃以保護歷史形成的風格各異的花園別墅、西式洋房和裡弄式居住建築為主。
東城區文委文物科長汪源表示,認定難、產權理順難、現有住戶疏解難,是目前名人故居保護面臨的三大難題。 作為紀念館免費對外開放的蔡元培故居,即為金寶街的開發商出資修繕維護的。胡同被大批拆遷,僅僅在新起的高樓大廈間重建名人故居,只能是有形無神。 政府的責任是引導、監督這些院落的管理使用者(單位)保護好
青磚建築的傳統風貌和院落原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