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百萬盆鮮花街頭迎國慶

百萬盆鮮花街頭迎國慶

日期:2016/12/14 21:43:1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3I \d2wv0轉自蘇州古建網99古建網5_ ]&[E0UA

gR6p[ d2KIF Y#Zp/Y\q0

x,[s(eVS0

f`!zJ$iF0今年適逢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蘇州城市街頭將以“花的海洋”迎接喜慶日子的到來。

(|}hSm;Gf0

yAf {Kz"j0據了解,今年國慶期間,大市范圍內擺放的鮮花總數將達到200萬盆。其中,蘇州中心城區將於市政府南大門、干將路等七個地方設置集中擺花景點,在各主要道路、節點等處也都要擺上鮮花,用花總量預計近百萬盆,是去年的3倍。99古建網)uzs^)[&p1}/UR*U

99古建網6?t%X1},Z$e'zm

99古建網mX V w8o.[6da:U}

99古建網wC4u:_9Bq.vF

中心城區的七處鮮花主景將於9月25日前統一完成景點制作和鮮花擺放。此前,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邀請了3家單位進行國慶擺花方案設計,最終從21個方案中選定了7個。據負責設計多個主景點的荔纓飛揚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慧明介紹,今年國慶擺花的一大特點是采用了新的手段演繹新的概念,以前大多是用各色草花擺出一些圖案,而今年每個鮮花景點都有自己的主題思想和寓意。99古建網9x-Z)p1mo8h1^~LU

,v^"^#x x;R`[0市政府門口,以“祖國永遠在我們心中”為設計主題,展現欣欣向榮的景象,60周年大慶是一個令人鼓舞的重大節日,蘇州城市精神是此景點設計所強調的,“崇文融和創新致遠”,古色古香的水城門上,正中是紅色的中國地圖形狀的擺花,表達熱烈、美好的感情,古城牆上,點綴以紅色的星星,五彩的花球象征蘇州的繁榮富強,後面是拔地而起的竹子,寓意蘇州的發展積極向上,勢如破竹。景點長12米、寬8米、場面宏大,莊重而有感染力。

Yg7\x/D"Ao F6Xj0

4\Q!nhN5T+l&ka6q.D099古建網3?u7r j2A*O

Cb5[ Y!v Lmwy3z0干將路宮巷口的“花團錦簇”景點具有濃郁的民俗風味。從畫面上看,在約1米高的底座上,是一只流光溢彩的镂空花瓶,瓶口插著碩大的紅牡丹,連瓶帶花淨高達3米。花瓶的後面襯以白色的蘇式花窗,花窗上懸著紅色的斗方,上寫“團結”、“互助”、“國泰”、“民安”等字樣。一串串鮮花從窗上掛下來,看著又像喜慶的鞭炮。據介紹,此圖案的主體源於桃花塢木刻年畫,在制作過程中,還要融入姑蘇燈彩的技藝。設計中還考慮了地處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行人從四面都可以欣賞。99古建網W"U]_SR0s

99古建網Qw6]'_omsj]b

Q2Y'Z0T i,h RN0 99古建網\x(h]%QQ d"o

熱鬧的觀前街西面,一對“喜魚”寓意今年國慶中秋兩節合一的“雙喜臨門”。同時,這兩條傳統年畫形式的金鱗紅色鯉魚,也是對熙來攘往人群的美好祝福,紅色的花壇底座上,點綴著一朵朵祥雲圖案,又像一朵朵水中的浪花。99古建網"z3c'N+XY%bE%v

(d8_+VS2xp7A j0桐泾公園大門口的“彩虹”景點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數以萬計的粉紅色、玫紅色和紫色的矮牽牛,黃色的孔雀草,綠色的吊蘭和鐵樹等,組成了絢麗多姿的景色。其中,用紅草和綠草搭起的一條跨度達15米、高度達4米的彩虹無疑是奪目的一景。用真花點綴而成的花柱子更是高達5.5米,鮮艷的“60”標志則鮮明地體現出祖國的60華誕,帶給人們喜慶的氣氛。

#~Fm&\l;v)D0 99古建網Lz_A+h!t

到三香廣場上將可看到“和平鴿”飛舞。此處的設計以鴿子為主題,在四周鮮花的襯托下,3只潔白無瑕的和平鴿圍繞綠柱展翅飛翔,象征著祖國和諧統一。綠柱上還有一個地球儀,代表著中國融入世界和平的氛圍之中。99古建網%S,} Z8|$U_

99古建網9{Iy-O3e3B.g:\*s

自古以來,阊門、山塘直到虎丘一帶,便是一幅充滿了濃郁姑蘇風情的盛世繁華圖,此次國慶擺花,在虎丘山風景區南大門廣場上設置的“錦繡繁華”景點便是反映這一主題。核心景觀為金黃色的漢代瓦當虎,這是一種傳統的吉祥圖案,3米多高的一只老虎高高躍起,形態樸拙,古意盎然。兩側的書簡景觀,則體現了虎丘厚重的歷史感,與身後的虎丘山相呼應。99古建網r@#t X*I

99古建網CJ Hf#k Q~.z

還有一處景點設在虎丘街道,名為“丹桂飄香”,用16朵金色的桂花寓示金秋時節的到來。桂花是蘇州的市花,秋高氣爽的季節,在蘇州到處可以聞到清甜的桂花香,而虎丘一帶歷來又是花卉的傳統種植地。在虎丘路兩旁林立的綠色香樟樹中增添這一景致,顯得分外醒目。

'b1[ b3TRb'V0

A-A8E2j!ci_,M G4I0來源:蘇州日報 □本報記者 徐蘊海□本版攝影 杭興微99古建網*A;UG4_Z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論壇 http://www.yingzao.net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