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金代皇家神廟遺址考古成果專家論證會召開
日期:2016/12/14 11:04:4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10月24至25日,由吉林省文化廳(省文物局)、長白山管委會主辦,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長白山管委會文廣新局承辦的“寶馬城——長白山金代皇家神廟遺址”考古成果專家論證會在長白山池北區舉行。吉林省文化廳廳長馬少紅,吉林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金旭東,長白山管委會副主任李一楊等領導與國內多所知名大學、科研院所的專家出席了本次論證會。
寶馬城遺址位於長白山池北區西北4公裡,以往的調查認為該城始建於唐渤海時期,遼金沿用。自2014年以來,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對寶馬城進行了連續三年的主動性考古發掘工作,確認該城為金代皇家祭祀長白山的神廟遺址。2016年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刻有“金”、“癸丑”等字樣的玉冊殘片,為城址性質論定提供了重要的文字物證。
長白山管委會副主任李一楊在論證會上表示,此次論證會是長白山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長白山作為東北亞大陸的地理高地、生態高地和文化高地,是中國北方民族的發祥地,關東文化的根基地,不僅是代表吉林文化的標志性符號,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之一。長白山寶馬古城就是長白山文化歷史長河中的一個重要印證,寶馬古城遺址的重大考古發現為寶馬古城的開發、探索指明了新方向,為寶馬古城的歷史挖掘明確了新定位,並將對寶馬古城今後的文化開發產生深遠的影響。
李一楊希望與會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多提寶貴意見,力爭在2017年將長白山寶馬古城列入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由省級文化重點保護單位晉升為國家級文化重點保護單位,並積極推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前期工作,把長白山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充分地展示給世界,進一步提升長白山的文化品位和內涵,讓文化成為加快長白山科學發展的內生動力,使之更好地造福長白山的保護和開發事業,更好地造福白山黑水和關東兒女。
吉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馬少紅在論證會上指出,一直以來,我省的考古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古遺址比重大是我省文物資源的最大特點。近年來我省考古發掘項目數量居全國前列,呈現出方向多元、模式創新、成果豐碩等特點,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寶馬古城考古成果。
馬少紅說,2014年至2016年,在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長白山管委會的幫助和配合下,省文化廳組織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對寶馬城進行了科學規范的發掘工作,其考古發掘成果從多個角度證實了寶馬古城是金代祭祀長白山的神廟遺址,是我國中原地區以外首次發現的國家級山祭遺存,也是目前長白山地區發現的保存最好、等級最高的文化遺址。希望與會專家能以高遠的站位、開闊的視野、豐富的學識,共同開啟寶馬古城發現與研究、保護與利用的新裡程。
聽取了寶馬古城考古發掘領隊趙俊傑關於寶馬古城遺址考古工作收獲的匯報後,與會專家就該遺址性質的認定、下一步的考古工作以及今後的保護與利用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提出了建議。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寶馬古城遺址是目前長白山地區發現的保存最好、等級最高的文化遺存,它的發掘是我國邊疆考古的重大突破,對於充實長白山悠久的歷史文化,探索中華文化多樣性及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和重大現實意義。各方要充分認識寶馬城的意義和價值,加強溝通與合作,處理好今後遺址保護和經濟發展、旅游開發的關系,讓寶馬古城的發掘成果真正彰顯其深厚的歷史內涵價值,成為我省長白山文化旅游的新地標和推動長白山區域發展的新生力量。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