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北京履行申遺承諾逐步恢復天壇的完整性

北京履行申遺承諾逐步恢復天壇的完整性

日期:2016/12/14 19:29:3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1998年12月5日天壇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5年來,天壇公園嚴格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要求,認真履行締約國在申報世界遺產時的承諾,有計劃、分階段地逐步恢復天壇的完整性。
 
    這是天壇公園相關負責人參加2013年12月31日“天壇申遺成功十五周年研討會”時透露的。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舉辦,主題為“承諾 進展 機遇 履行”。
 
    根據申遺承諾,天壇要在2030年以前達到世界遺產“完整性”要求,也就是說16年後要向世人呈現一個完整的天壇。
 
    天壇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祭天建築群,也是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皇家祭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天壇是具有世界性突出普遍價值的藝術傑作,應該作為人類瑰寶世代傳承。
 
    據了解,“完整性”是世界遺產保護的重要原則之一,也是支撐世界遺產普遍價值的重要支柱之一。完整性既包括世界遺產空間格局完整,也包括歷史信息概念的完整。因此,天壇在申報世界遺產時,把恢復天壇的完整性作為一項重要承諾。
 
    歷史上天壇的壇牆分內外兩道,從空中看是一個“回”字形,南面壇牆轉角是直角,北面壇牆轉角呈現圓弧狀,體現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為恢復天壇壇牆原貌,1995年開始按原形制對東北外壇壇牆進行復建。2000年修繕北外壇牆西段,2003年復建西南外壇壇牆。經過三次修繕,外壇壇牆已有3000余米恢復原貌;在修外壇牆的同時,天壇從2003年開始分三個階段修繕內壇牆,內外壇牆已修繕恢復了6000多米。在恢復天壇壇牆的過程中還相繼完成了祈谷壇門、東天門、西天門、北天門、成貞門、昭亨門、泰元門和圜丘壇門共8座壇門修繕。
 
    天壇內部的古老建築也得到恢復和修繕。從20世紀90年代初相繼恢復了祈谷壇瘗坎、圜丘棂星門、圜丘望燈桿。從2000年起又先後修復了天壇圜丘神廚、神庫宰牲亭、拜祭庫等古建築。神樂署也恢復了主建築群。
 
    此外,天壇公園還加大了對天壇歷史文化的挖掘,再現了祭天儀仗、祭天樂舞、中和韶樂,讓祭天禮樂得以傳播弘揚。
 
    天壇公園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占據壇域單位和民居的陸續遷出,天壇將向著世界遺產的完整性目標邁進一大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