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惠山古鎮將修繕二十八條古建築步行街

惠山古鎮將修繕二十八條古建築步行街

日期:2016/12/14 9:52:3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南京3月18日電 記者崔海燕 惠山古鎮將修繕二十八條古建築步行街,最近恢復古名或被重新命名,以使名稱與古鎮歷史人文景觀相匹配。原惠山橫街恢復為“秦園街”,秦園即寄暢園,園主為秦姓,故舊時寄暢園外的道路稱秦園街。原惠山直街將恢復“繡嶂街,明清及民國期間古建築,惠山直街稱 秀嶂街,街名反映惠山山麓翠嶂秀麗特色;原錫惠路恢復為“寶善街”,舊時,惠山古鎮有寶善橋,1929年建有寶善街,解放後寶善橋和路多次拓寬,改名錫惠路,此次寶善橋恢復原貌,一並將錫惠路恢復為“寶善街”。在惠山直街南側,由東向西恢復4條小巷,巷名依次是翠華道、五華道、 亞聖裡、清孝裡。所取巷名均與惠山古鎮人文景觀有關。在惠山直街北側,由東向西恢復3條小巷,依次是光旭裡、明智裡、尚德弄。同樣與惠山古鎮歷史人文景觀 有關。近年來,因惠山古鎮有多處景觀得以恢復,並新增數條道路,此次分別被命名為百歲街、尊賢街、西神街、九峰街、燒香浜街和惠山浜街。

    這些名稱與古鎮文化及祠堂景觀聯系密切。如古鎮上河塘北側新建的3條小巷被分別取名為狀元弄、孝義弄、樂善裡。狀元弄與孫繼皋祠堂有關,孫為無錫第二個狀元。 孝義弄與忠節祠有關。樂善裡與張義莊祠堂有關,含有施樂救助的文化內涵。在下河塘南側,原有老巷一條,此次又新增小巷一條 。兩巷分別取名更名為“進士裡”和“高士裡”,取此名稱與該巷祠堂祀主均為進士有關。此外,恢復原名的2條河流為“寺塘泾”和“燒香浜”,這名字也是明清時期的名字。還將恢復更多以前的古老建築名字,恢復到原滋原味的步行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