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一碗涼粉看發展“古鎮經濟”舞活龍鳳

一碗涼粉看發展“古鎮經濟”舞活龍鳳

日期:2016/12/14 10:18:3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歷經一年打造,遂寧市船山區龍鳳古鎮於去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民間盛譽遂州龍鳳為中國觀音出生地,推出之初,龍鳳古鎮就以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的觀音文化旅游勝地形象,受到川渝地區游客青睐。今年春節大假期間,古鎮共接待游客5.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28萬元。在“古鎮經濟”的帶動下,如今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大大改善,“龍鳳呙涼粉店”老板呙春英和記者擺起了她的創業故事——
    春節人氣旺
    古鎮旅游帶火“呙涼粉”
    新春的龍鳳古鎮游人如織,舞獅、茶藝、清音、變臉吐火等民俗表演隨處可見,年味十足。遠遠望去,呙春英的涼粉店門前聚集著大量的游客,人手一碗,或站或蹲,麻辣鮮香的涼粉仿佛讓大家忘記了嚴寒,場面好不熱火朝天。
    “今年春節期間生意都好,尤其是初一那天,來古鎮耍的人太多了,一天我就賣了30多盆涼粉,裝了1000多碗,累啊……不過,越累越好。顧客多才累嘛。”1月30日,馳名龍鳳的呙涼粉店老板呙春英明顯還沒從春節大假的忙碌中解脫出來,但慕名前來的顧客仍絡繹不絕。
    呙春英是龍鳳本地人,地道的農民。上世紀90年代,不安於“一畝三分地”現狀的她拾起了家傳的手藝,走街串戶賣起涼粉。“涼粉是祖傳手藝,十幾年來的味道都沒怎麼變,但原來生意最好的時候每天也就能賣出一盆。真正火起來還是古鎮開放之後,游客多了,涼粉生意好很多。去年一年來,一般每天都能賣到150碗左右。”剛談起一年多來自家生意的變化,呙春英就被慕名前來的顧客打斷了。
    “老板,我又來了,八碗涼粉:兩碗這裡吃,六碗打包帶走!”一位普通話口音的顧客俨然熟客形象,“下午准備回去,再來吃一次,順便給朋友帶點嘗一嘗。”原來,這位來自石家莊的魏先生當天上午一到古鎮就慕名前來一飽口福,下午走時又再次光顧:“沒想到還是和早上一樣只能站到街邊吃,這家的涼粉就是好吃。”“沒辦法門面太小了,好多顧客都只能站到門外吃,我也覺得多不好意思的。”面對魏先生善意的抱怨,呙春英表達著自己的歉意。
    “門面是個問題。我現在新街和老街各租了一個門面,但都擺不了幾張桌子,已經買好的一些桌椅、粗碗這些,都沒能派上用場。”
    早在去年春節期間,紅火的生意就讓呙春英嘗到了甜頭,也讓她堅定了對古鎮和自家生意發展的信心。此後不久,當古鎮將新建一批門面並出售的消息傳出後,她不顧家人反對,多方籌資認購了一間。“當時生意剛有起色,只有幾萬塊錢,家裡本來想在街上買個住房,但我覺得買門面好,家裡人反對,都說賣涼粉用得著買個門面嗎?我沒管那些到處找親戚借錢,才湊夠了20多萬塊錢買門面。”呙春英告訴記者,現在家頭人的意見都消失了,“門面3月就要交了,已經比買時漲了六七萬。”舉債也要買門面,可見呙春英對古鎮的發展前景頗有信心,“我的涼粉已申報了商標注冊,以後生意會更好。買的門面有40多個平方,現在我還是覺得買小了,後悔咯。”
未來“龍鳳呈祥”
    古鎮發展值得期待
    呙春英的成功創業並非個案。本地居民唐波在得知龍鳳鎮的建設規劃後,斥資數百萬改裝了家中祖屋,建成高檔酒樓盛裝迎客。張家的茶樓、王家的特產超市、李家的服裝專賣店……都隨著古鎮的 “變臉”,紛紛冒了出來。
    開放一年多來,按照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工作目標,龍鳳古鎮已建成核心區1.5平方公裡,於去年底高分通過省檢,今年1月又迎來了國檢,並得到了專家一致好評。未來4年,古鎮建設計劃總投資20億元,分3個階段實施,到2015年將建成為遂寧新的旅游名片和船山區經濟新的經濟增長極,力爭實現西部乃至全國一流旅游文化強鎮的目標。
    “通過深入挖掘當地源遠流長的觀音文化、民俗文化和三國文化,我們規劃把古鎮建設成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的觀音文化旅游勝地。”龍鳳新城管委會辦公室主任余輝介紹說,在推進古鎮建設過程中,既加大古鎮的硬件建設,不斷提升景區的知名度和承載能力,同時對有能力、有發展意願的當地群眾在資金、政策、宣傳以及業務、技能培訓等方面給予支持、幫助。
    一年多來,古鎮游客越來越多,當地居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在景區,投資4000余萬元的景區快速通道正在建設;投資3000萬元的生態停車場、游客中心、會議中心、三星級旅游廁所、古建築遷建等工程已全面完成;各項觀景設施及標識標牌全部得到完善;景區環境指標實施定時監測,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准,噪聲指標達到國家一類標准;景區綠化美化工作得到加強,綠化率達85%;景區業態日益豐富,承載能力顯著增強,80%業態由本地居民自主規范經營。
    環境美了,交通暢了,生意火了,生活好了。展望明天,煥然新生的龍鳳古鎮愈加 “龍鳳呈祥”,這既是龍鳳人的共同期盼,也是記者心底流露的真情祈福。成都2月6日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