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南海一號再次浸入水底保護 船舷甲板千年不爛

南海一號再次浸入水底保護 船舷甲板千年不爛

日期:2016/12/14 21:43:0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_ c,F+}]bBX099古建網v A)ya1J-kR

99古建網&G O s5Tw

挖掘現場

h&A TlX%f0

xb7d J"b0

Nhq+]&}"Z|:E'ZW0 99古建網*ONm$~x+m8R

出土文物99古建網FOO?x$RBJ.b

99古建網G j[Md~FU9d8N$S

經過十多位考古潛水員歷時40天的“水晶宮”探寶,“南海Ι號”首期試挖掘工程昨天圓滿完成。本次挖掘發現,這艘浸泡海底800多年的古木船船體木質保存完好。99古建網JX5WX%USd9Tz

;Dn `~"}nD7wb0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副館長張萬星告訴記者,根據事先安排工程進度,首次露臉的水底“沉箱”昨晚再次灌水,實行水底“沉睡”保護。張萬星透露,“南海Ι號”挖掘進展順利,博物館可望在今年年底向公眾開放。99古建網1Dk&G7c$WR X.{H(M

JQAj k.d_*z8o0發掘現場探秘99古建網|8bLYN\0N _

Z?1j,XU0淤泥保護船舷甲板千年不爛

^co6uY\^0

M h"c|Kg(H0站在觀望台向下俯瞰,在長60米、寬40米、高12米的世界首個室內搶救水下文物的特殊海水“水晶宮”內,露出的這只長30.4米、寬9.8米、高逾4米且銹跡斑斑的鐵沉箱裡,就是令世人矚目的“南海Ι號”船體。廣東省水下考古隊的10名考古工作人員正在做第一階段最後試挖掘收尾工作。

#}C/ld)h&G0

7C"Lf5wSA`"U-Q9]oO0古船甲板平面上共被挖出4個探方,每個約4平方米。其中1個位於古船左前舷,3個位於船體中部。考古人員說,船中間的3個探方都發現有瓷片、陶器之類的文物。探方中的文物分布在多個夾板層次之間,每個夾板之間都藏著大量的陶器、碗碟等文物,被小心翼翼地清洗、整理、移出。而最大的發現就是:確定了船體兩邊船舷的存在。裸露出來的小部分船舷木質特別厚、堅硬,基本上沒有出現腐爛跡象。99古建網"F9FdGZ(h

99古建網 Ox'b|aAr1["C5~9T$O

讓廣東省文物局副局長、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博士魏峻驚歎的是,“南海Ι號”試挖掘取樣部位的部分上甲板完好無損。在過去,通常國內出水的清代以前的古沉船幾乎沒有一艘能保住“上甲板”。

BF'dtC#?&^]0 99古建網 QI.b7J^2X4rW(I

由船舷和甲板的建造木板的顏色依然保持黃色色調,可以推斷因碳化而產生的黑點部位不多。“這要歸功於覆蓋在南海Ι號周邊的淤泥。”魏峻博士說,這些淤泥土質細密,“猶如混凝土,從而為南海Ι號提供了天然的厭氧保護條件。因為,厭氧菌能排斥其他生物的存在,從而有效地防止船體的氧化。”99古建網7J&Yh!z(l

99古建網7MG%G9E^h(W @^$ek Bo

海水浸泡水晶宮缺循環系統99古建網Y!M8t9Y/b6Z4q^!^V

99古建網l3["nl S?eL1{SS

張萬星介紹,目前安放“南海Ι號”的“水晶宮”在保護上主要采取“環境模擬保護模式”,就是把“南海Ι號”浸泡在海水中,盡量保持其原始的生存狀態。而用來浸泡的海水,先是通過海邊沙層的滲透過濾,再抽取到一個固定的水池當中。“對抽取到水池當中的海水,還要進行厭氧處理。”張萬星說,所謂的厭氧處理,就是通過技術手段殺死海水中的氧化物,從而防止對船體的侵蝕。99古建網CbkzKA5l/Hg-v

99古建網)zvl1bP_"a3j%|U

據張萬星介紹,目前“水晶宮”的海水排放系統只是簡單的“抽進多少、排出多少”,這與南海Ι號的保護要求有較大的距離,文物保護單位正在加快力度建設一個海水自動循環系統,從而更好保護南海Ι號古沉船。99古建網*|,Mn;n9t`.X yWO

99古建網#^-Te4jcu"j

博物館展館解密

fk ]UPz"ea:yQ0 99古建網CI.np.?3Y O

逛六展館游客沉船寶貝一起看

,@s|:ayom^ qU0

?QJeN4_#D4VF0張萬星說,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國內首個將水下沉船考古現場發掘與游客開放觀光相結合的動態博物館,但具體如何結合,考古部門最終還是要根據南海Ι號的保護方案最後才能確定。

WQ{?;JH3C2?"T0 99古建網3T.m7F;d#N1_$p

張萬星說,按照“水晶宮”的設計,屆時游客可以從兩個觀察點觀看到南海Ι號的水下發掘現場,其中最有特色的觀測點在水晶宮的二樓,模仿海洋館的設計,通過東西各長30多米、南北各長20多米亞克力透明膠板,可以清晰觀看整個發掘過程。

aI:h:l.t]o5sL0 99古建網Ip/ix(S jS

據了解,整個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共由五個不同的拱形建築構成,6個不同主體展館中,一號展館是主展廳,包括海上絲綢之路、南海Ι號文化精品展和中國水下考古三個主題;二號展館是序廳;三號館就是著名的“水晶宮”,其中分水下觀光走廊和考古工作平台;四號展館是出土文物保護以及展館管理設備存放地;五號館為辦公區;六號館則套在Ι號館中,主要是展覽“南海Ι號”的文物精品。

h/UD:b \Ob:]0 99古建網ip|-M%O9s

張萬星說,博物館的建設已經進入了設備調試的最後階段,沉船展示和沉船考古展覽、南海Ι號珍品展覽等五大展覽區的驗收工作結束後,就可以進行布展。

mf)z.w'g YS0 99古建網xZ~2B n'yhx6F

文物精品提前睇

e%g/t{CO0

.K AV O^M-h~-b0硯台墨池像酒杯99古建網n!Un(Wq%d#X

99古建網*|-L#} ?_R] yv mf

杯底開出雞冠花99古建網+K6t"A%CW

^+A@X!ln2z P.a0本次挖掘出一個造型奇特的高腳杯狀的硯台,該硯台與“南海Ι號”的年代相近。硯台長近20厘米,寬10多厘米,細心察看可以發現,墨池近似高腳杯形狀,腳杯底部呈現出“雞冠花”形狀的紋飾(見右圖)。專家分析,這個充滿濃烈阿拉伯紅海地區特征的硯台,帶有中西文化融合風格,也應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印記。

S e'nY9q7m0

Zu}#a;D;}jN:B;R0羅漢頭型臉型像老外

z'K$Bu~Lg6m0

q(`w j5Hn\0一尊長度只有七八厘米、近乎墨綠色的石制羅漢造像(見左圖),人物表情和衣飾還依稀可辨,有趣的是頭像鼻子特別挺直,頭型臉型都像老外。

L|5u,|h ?zPk0 99古建網g.F\X:[(zh`I

據專家介紹,以前打撈“南海Ι號”時,曾發現過一尊觀音的掛飾,當時以為是船員自用物品,但現在發掘的羅漢造像,是新的發現,這對考古學者對造像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新的命題。

0w"a-N(?&U0

A~&lyE2I$c0珍寶無數“瓷器一摞摞排列”99古建網 C6C9@I#V%G6n

/v5]w+e M4\aN\+f0“文物取樣都集中在2、3、4號探方,在所開掘的2號探方還找到了南海Ι號的隔艙板,完好船體的雛形初現。更重要的,就在這表面層之下,在船體中部的3個探方裡,發現了整整齊齊放置的古代瓷器。”廣東省文物局副局長魏峻向記者介紹情況時顯得興奮和激動。“我們只是提取了船艙表面的200多件文物,並沒往下挖。而就在這些層面以下,瓷器密密麻麻地一摞摞排列,從上到下,數量卻是非常之大。”

!^O ~.z~fM0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論壇 http://www.yingzao.net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