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陵、灤州古城就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工作進行調研。張慶偉強調,要從傳承歷史文化的高度出發,全面貫徹落實文物保護法,進一步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嚴格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文物是國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要轉變傳統的文物保護方式,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實現文物資源的合理利用。
一個是文物保護工作要抓,另外就是整個管理要抓好,把這個世界文化遺產這件事也要抓好,另外就是文物要一塊把它修起來,在我們手上一定要把它修好。要落實好省政府與國家文物局簽署的共同推進河北
琉璃瓦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加大投入力度,加強項目規劃、技術指導以及文物保護隊伍建設,著力提升文物保護的質量和水平。
要進一步發揮好文物旅游產業對相關服務業的帶動作用,打造一批體現河北歷史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走出一條保護、開發、旅游相結合的路子,實現文物保護工作的良性循環。錯落有致的古民居,古樸典雅的拴馬樁及上馬石等各類石雕藝術品,委婉動聽的碗碗腔和原生態的老腔表演,在這裡構成了靓麗的民俗風情畫卷。 博物院古民居一條街,是將散落在關中各地的、具有保護價值的典型民居整體收集,移遷復建到此,實施異地保護並開發利用。
還有明代吏部尚書孫丕揚宅院等一大批珍貴的古建築藝術,徜徉於古民居,庭院深深,盡顯古老關中的風雨滄桑。 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是一個階段的歷史記憶,是革命者們奮斗精神的象征,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為我們打開一扇時空之門,用一幅幅精美的書法作品,鋪展開一條走進近現代風雲人物心靈的通道。 這些珍貴藏品是中華民族數千多年來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見證,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基因倉和標本庫。博物院木版年畫、煙具、度量衡、佛像、鐵鐘、兵器、水車、風車、馬車、炊具、建築構件展及世博參展器物展等各類民俗主題展覽館特色鮮明。
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完善內部管理,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先後組織省內多個大中小學校學生來博物院感受歷史。讓泉州古城的象征——東西塔永遠屹立。網友“細聲微語”認為“保護東西塔刻不容緩。必須請有資質的
琉璃瓦單位來現場勘查,暫時還不能隨便安裝一塊石構件上去,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壞。鑒於東西塔的特殊地位,目前還需要開元寺逐級上報維修書面報告。不過,請有資質的勘查單位來現場勘查的工作,將立即讓開元寺著手進行。東西塔保護工程必須由國家文物局立項並委托有文物勘察設計甲級資質的單位承擔方案設計。所以,目前雖說只是一塊小石構件掉落,但東西塔的結構嚴密。
鑒於東西塔的特殊地位,目前還需要開元寺逐級上報維修書面報告。因為在北中街地塊開發前期,開發單位即被要求,在商業開發的同時,必須做好汗王宮的重建工作。現在整體方案上報給國家文物局,已經批了,現在效果圖都已經有了,只等規劃局審批合格,就可以開工了。院子北面為通往內院的中門。內院正面,為聳立於高台之上的串堂,高台前面正中是一座門樓。拾階而上,經過串堂,便是二進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