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板橋鎮遺址出土罕見琉璃簪子 揭示主人身份(圖)

板橋鎮遺址出土罕見琉璃簪子 揭示主人身份(圖)

日期:2016/12/15 15:10:46      編輯:古代建築

 

底部寫有"公用"字樣的瓷壺。

 

考古發掘人員清理出來的六顆石圍棋子。  

 

遺址上挖出來的梅花形琉璃簪子。

 

    9月24日,膠州市板橋鎮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再次有重大進展,考古發掘人員在清理北宋時期的文化土層時,從現場清理出了十分珍貴的梅花形琉璃簪子、石圍棋子、陶制模具等眾多珍貴文物,而且從現場發掘出一個寫著“公用”倆字的瓷壺。考古專家告訴記者,通過發掘出來的文物可以證實,此處建築群上居住的人是貴族。

 

口徑20多厘米的瓷碗。 

 

有漂亮花紋的陶制模具。

 

    硯台圍棋子現身

    9月24日上午,記者來到板橋鎮考古發掘現場時看到,考古人員已經在現場展開了工作,在清理南側的一處小土坑時,從裡面發現了一塊沾滿泥土的石塊,考古發掘人員用水將這個石塊清洗後發現,是一個石制的硯台,可惜殘缺了一部分,但在殘破的石硯台上,還能看到上面精美的雕飾。考古專家告訴記者,從這個殘缺的紋飾圖案上可以看出,這個圖案是龍形標志的一部分,既然雕飾著龍說明硯台應該是特制品,使用者在當時的地位應該很高。

    考古發掘人員在這個土坑內清理時,又發現了6粒石圍棋子,分為黑白兩種。“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很少能發現圍棋,這也算一個重大發現。”考古發掘人員告訴記者,圍棋在我國古代稱為弈,在整個古代棋類中可以說是棋之鼻祖,晉朝人張華在他寫的《博物志》中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後來圍棋也被用於研究天象。最後逐步演變成一種娛樂方式,發展到北宋時期,能玩圍棋的人其身份非常顯赫。

    瓷壺底部寫著“公用”

    9月24日上午,考古發掘人員在清理土層時,發現了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陶制器具,考古專家仔細查看後認為是北宋時期的陶制模具。據介紹,之前在考古現場發現了兩座窯,現在可以把模具和窯聯系起來,這個模具可能是用於刻花的。

    考古發掘人員隨後在清理工作中,將兩個灶台完全清理出來,而且還發現了一個口徑20多厘米的瓷碗。隨後考古發掘人員還清理出了一個瓷壺,瓷壺的底部用墨寫著“公用”倆字。據介紹,從兩個字來看,這裡應該是北宋時期板橋鎮市舶司的公共建築而且居住的人應該很多,“公用”倆字可以說明這處建築群很可能是當時的官方用房。

    罕見琉璃簪子出土

    9月24日下午,板橋鎮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再次有了重大發現,考古發掘人員在南側的土層內清理時,發現一個藍色的琉璃簪子,上面雕飾著一朵梅花,簪子桿已經斷掉一部分。考古發掘人員告訴記者,琉璃是中國古代對玻璃的稱呼,是狹隘的玻璃說法。中國古代制造玻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只不過那時人們叫它琉璃。到了漢代,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當成熟。但冶煉技術卻掌握在皇室貴族們的手中,一直秘不外傳。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當時人們把琉璃看得比玉器還要珍貴。

    “使用琉璃簪子的人身份非常顯赫。”現場的考古專家告訴記者,通過對現場發掘出來的珍貴文物可以看出,這處北宋時期的建築群居住的人在當時是官宦或者貴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