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登萬裡長城了解古建維護這個體量龐大的世界文化遺產的現狀

登萬裡長城了解古建維護這個體量龐大的世界文化遺產的現狀

日期:2016/12/15 1:34:5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有望公布為區縣級琉璃瓦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本市對包括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普查登記項目在內的不可移動文物將加強研究,挖掘文化內涵,對名人故居、重要歷史事件等進行說明展示。對於此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提出的“建議由國家層面制定《故宮保護條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表示,為這座世界文化遺產制定專項法律法規很必要,有關部門將在今年內啟動這項工作。

    故宮博物院發布數據顯示,每年1400萬人次以上的參觀量,使這處皇家宮殿群在文物保護、古建維護、觀眾安全等方面面臨空前的壓力。全國包括秦漢等其他朝代長城量測和數據今年將公布。“目前部分長城信息已經上線,今後除了涉密內容外,世界各地的人在家通過互聯網就可以‘登’上萬裡長城,了解這個體量龐大的世界文化遺產的現狀。清代以後的琉璃瓦壁畫題材中開始逐漸出現現實重大題材的描繪以及民間小說與文學名著的表現。這一時期眾多古典名著開始流行於民間,所以此時的壁畫題材也逐步與時俱進,將這些內容繪於牆上。 故宮曾制定保護總體規劃大綱,限定了周邊緩沖區范圍等,具有很好的立法基礎。”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司長陸瓊表示,文物部門將盡快在原有大綱基礎上,制定《故宮保護條例》。記者昨天從市文化局了解到,這本書就像一個“戶口本”,登記了桂林境內所有排得進等級的文物古跡,並對它們進行了權威、系統、全面、准確的介紹。

    以市文管會為主體的桂林文博工作者們本著嚴謹負責和精益求精的態度,借鑒前人研究成果、整理資料、實地考察,對我市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了一次認真梳理。近現代文物”等5個部分,對散布在桂林各處的374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系統全面的介紹。全書圖文資料翔實,文物信息承載量准確豐富,並以平實的筆觸,對我市的文物保護作了概況性的簡介。 大約在20年前,桂林曾出版過一本《桂林文物古跡》。此後多年,各有關部門也出版過多種介紹桂林歷史文化和風景名勝的書籍。由於各部門資料來源不同,那些資料多少存在著缺漏、內容自相矛盾或以訛傳訛等問題。

    國家文物局將組織編制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體系,開展世界文化遺產監測試點和信息系統開發。陸瓊透露,這種監測系統分為三個級別,首先是遺產地自身的日常監測;第二級是省市級的,比如北京就有6處世界文化遺產單位,市文物局將負責定期監測;最後一步是國家級的。文物部門將對古建築本體、動植物、室外陳設、氣象、環境、藏品、游客、安防以及配套的非古建用房、管理監督體系等十個方面進行長期不間斷監測,建立數據庫,以數字化監測管理平台整合資源,實現監測與管理的科學性、完整性和系統性。國家琉璃瓦文物部門將組織專家,對各省市推薦名單進行考察,最終確定更新名單涉及項目,屆時本市中軸線申遺能否入圍也將揭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