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長城顛覆學界觀點的考古發現
日期:2016/12/14 21:42:5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市政府今天召開“明長城東端起點新聞發布會”,宣布長城考古的重大發現:明長城東端的起點在寬甸滿族自治縣的虎山。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馮永謙作了考古調查報告,副市長張忠講了話。
+k5@#lCmIX0b6T}8VD loJ0從今年2月起,省長城辦公室三次組織省考古專家和我市考古工作者一起,攀山越嶺,行程2000余公裡,對虎山段長城遺址進行了大量的考證和考察,終於推翻了明萬裡長城“東起山海關”的傳統說法。
"P,K#v\Uh0S0fY Z)f d'sb0遼東長城始建於1437年,完成於1679年,與《明史兵志》中“東起鴨綠”的記載相合。在最近的發掘考察中發現,由虎山下城台向山峰城台的長城走勢清晰可見,用塊石壘砌整齊的城台基礎、防護牆、台階以及有人工鑿跡的山險牆踏步等都顯露出來,有的牆體保存較好。此外,還發現了明代瓷器殘片、鐵刀和石碑等遺物。99古建網iq2T$E\ Rm _'c*Z;~u
0P%QX%ze:R4x:a)a0會議認為,這次明長城東端起點的確定是我國考古學界的一次重大收獲,是丹東地區人民的驕傲。市政府最近決定修復虎山段長城,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pT$`7W {2j/n0 99古建網&P0T)jM%~ Y(摘自1990年11月7日的《丹東日報》)
*?x$zt0N0 99古建網G_JhyV1U推翻明長城“東起山海關”的傳統說法,確定“東起虎山”,到今天,19年過去了,現在的虎山長城已成為丹東地區一個著名景點。沿江景觀路的修通,使得去虎山長城的交通更便捷,從市區出發,乘車只需10多分鐘,就是騎自行車也用不上一個小時。而對虎山長城的“概念”和風貌,還是有必要進一步地明晰和了解——
HO.J7ZO)k"h R1B@:K.q;?0 99古建網K)jxjkKr平地孤聳之虎山
~6S5b2X(L$U0 99古建網M.dH Wc#T虎山長城位於距丹東市20公裡處,南臨中朝界河鴨綠江,隔江與朝鮮的於赤島和古城義洲相望。虎山原名馬耳山,因兩個並排高聳山峰,狀似兩只豎立的虎耳,亦稱虎耳山,至清代演化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於鴨綠江邊,平地孤聳,視野開闊,對岸異國的風光一覽無余。99古建網 \I1G6I@9Ab
99古建網&cE&j:g n4]"{2?d虎山面積4平方公裡,主峰高146.3米,峰頂是萬裡長城的第一個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環顧四周,朝鮮的義洲城、中國的馬市沙洲和連接丹東與新義州的鴨綠江大橋清晰可見。
6\c.eD l:]0s5CSK}1Z a0虎山環境優美,是早年安東八大名景之一,有長城、睡佛、虎口崖等二十八個景點。99古建網1s M5i?4Q&|
99古建網1_`'MNU!Qt7v1S"B400年歲月侵蝕古長城原貌清晰可見99古建網q3t8J` ]M|%o
99古建網/eh)]BA9VN1_ K遼寧境內的明長城也稱“遼東邊牆”,是為了防御北方的鞑靼、瓦刺和女真人進擾中原地區而修建的。據史書記載:明成化五年(1469年),朝廷令遼東總兵韓斌連接遼河流域邊牆,繼續修建遼東邊牆東段。從撫順到鴨綠江一線修建城堡的同時,砍伐林木、增設墩台、修築城牆、充實軍武,沿途烽堠相望、遠近應援。而明長城東端雛形,即始於此。至成化六年(1470年),東州、愛陽一線的長城仍在修築。此後,成化十五年(1477年)、弘治十五年(1502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都有補修山海關至開原、愛陽,開原至鴨綠江邊牆的記載。嘉靖二十五年,遼東巡按主持修築險山(鳳城境內)、江沿台(振安區境內)等城堡,進一步完善了明長城東端的防御體系。99古建網R*e'N5k6ch h
99古建網|P!E|?:p上世紀90年代初,經一大批長城專家學者實地考察,認定虎山長城為萬裡長城東端起點,這一發現使我國萬裡長城延長了1000多公裡,使教科書中的傳統說法得以改寫,並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長城以虎山長城為起點,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陝西、寧夏、最後抵甘肅嘉峪關。99古建網wMdD*Di0B[Q.a
F k` l{8F B$}0在虎山地區的大規模考古行動中,發掘出600余米牆基和兩側的牆台、烽火台、軍事營房等遺存,顯示了長城及其附屬建築的形狀、走向、結構和用料等,相關數據也都十分明確。由虎山南山鴨綠江右岸一號牆台遺址開始,橫越虎山北去。虎山長城遺址的發現,使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明史兵志》)的歷史記載得以證明。專家們震驚地發現:虎山南麓的鴨綠江邊露出了夯土築成的古長城台址!這一段台址邊長36米,存高4米,並有接續的石築城牆逶迤直上虎山。全部發掘的虎山長城長達560余米,含有兩座站台,3座烽火台及攔馬牆,並出土了大量鐵甲、鐵钺和青銅器時代,漢、遼、金等不同歷史時期的文物。這一發現為明長城東端起點進行了明確定位,恢復了明代以“九邊”之首“遼東鎮”為起點的2028裡古長城的完整性,長城的總長度也由原來認定的7000余裡增加到萬余裡,由此揭開了被歲月塵封的古長城原貌。99古建網k*M`-Q^
99古建網N0o1ON0`*QAMAg8V發現之初,歷經400多年社會變遷,虎山長城受大自然風雨剝蝕和人為的破壞,牆體頹廢、面目皆非。今天之虎山長城具有怎樣的風貌?99古建網4].uLZ&cf
99古建網_+J)\k g]一顆鑲嵌在鴨綠江畔的明珠99古建網J&V(x)e"h$S0? Pe*l
H R)Vi5Sd,K#MZ]01994年,虎山長城一期修復工程完工。2001年4月,又進行了二期修復工程,修復後的虎山長城雄偉壯觀。
]*AGR.j0 99古建網?)Q/a]? XFzd C[HI進入虎山景區前,遙望虎山,那掩映在崇山峻嶺之間的長城依稀可見。縱覽虎山,整個山形就像一個仰臥的美人,栩栩如生,當地人都叫她睡美人。
&ry0W^ efH-Xm0 99古建網;f;C;g;Vn"_YL,^修復後的長城走勢和個敵樓、牆台、烽火台的位置都是與文物考古發現的原址相吻合,基本再現了歷史上虎山長城的雄姿。修復後長城包括過街城樓、烽火台、敵台、戰台、馬面等建築,恢復了當年明長城之首的壯觀氣勢。
1|Z`F9V$X,`_0O+xd [YB8N0登上海拔146.3米的山頂敵樓,極目遠眺,心中豪氣頓生,無盡風景盡收眼底。99古建網$dh$I@ilc;K {
99古建網x2r ~L:Z} {9s'dR v下了山,可到中國距朝鮮水陸最近的地方之一:一步跨,因最近處一步就能跨到朝鮮而得名。無須遠望,與鄰國雞犬相聞。99古建網&N;^$J&bF b)m)n!J$F&?Ge7w
99古建網"Ke+S cD^MV3no拂去歷史塵霧,想像幾百年前硝煙彌漫的場景,厮殺聲猶在耳畔,思緒定會漂浮起來。99古建網D}| K(y9|%Q(GX
2z0i|a"Y t-Hq.?0虎山長城,這顆鑲嵌在鴨綠江畔的明珠,它獨特的風姿熠熠閃光。99古建網6Srgn8V
99古建網Dq p([ @《長城之春》曾在虎山長城唱響99古建網w[ WK0_2zl5u
7wKCh/|gPk02003年9月12日,在虎山長城舉辦了第七屆“《長城之春》丹東虎山長城中日友好呂遠作品音樂會”。
"V f,J(@(zX@e0 99古建網)A,}%z)\-FD%R3o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丹東籍著名音樂家呂遠開始組織中日兩國致力於友好事業的藝術家到中國的長城上舉行《長城之春》國際友好音樂會,在中日兩國產生了很好的影響。2003年,是第七屆,而地點選定在離日本最近的,長城的最東端——虎山長城。99古建網aw Xg)Qvul7wsv
99古建網KDsrg9月12日,虎山長城上幾百面彩旗迤逦插到山頂,城門前舞台上鋪著紅毯、布滿鮮花,廣場上人山人海。20米寬的會標上寫著金色的大字: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25周年第七屆長城之春丹東虎山長城中日友好呂遠作品音樂會。
%d;i6VTl0 99古建網w1zaZ/h:zk中國歌唱家楊洪基、蔣大為等和數位日本歌手演唱了一些著名的曲目,表達了共建和平的心聲。99古建網W1m$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