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曲阜市尼山孔廟及書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曲阜市尼山孔廟及書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期:2016/12/15 1:31:3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尼山對於了解孔子也很重要,而且這裡可游覽的地方也不少,有人說應當與"三孔"並列,改"三孔"為"四孔",這說法不無道理。考究尼山所以名聲不如"三孔"之大,多半因為這裡離城近50裡,交通又不甚方便。尼山為孔子出生地,東臨沂河,山上有孔子廟、尼山神廟、尼山書院 ,三級建築組成一個群體,看起來很有氣勢。孔子廟內東南角有一座高高的觀川亭,傳說是孔子臨川慨歎的地點,那一歎,聲聞千古:"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山東麓有孔子出生的山洞──夫子洞。為紀念孔子,北魏時建廟奉祀,歷代重修,現存尼山書院占地25畝,周圍數百畝古柏,景色幽美。古有文德林、坤靈洞、中和壑等八景,現又添尼山水庫,碧波蕩漾,與日俱增增秀色。

    尼山,原名尼丘山,因孔子名“丘”。為避其諱,故易名“尼山 ”。據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戴光編修的《鄒縣地理志》載:“尼丘山去城東60裡,在魯源社、魯源村。昔啟聖王夫人顏氏禱於此,而生孔子者也,其山五峰連峙,中峰之麓有孔子廟”。志書中並把尼山列為古鄒十六景之一“尼山毓聖”。當時文人顧俊曾題詩頌之“乾坤開辟本無心,鄒魯合邦毓秀深……”《輿地志》亦有記載:“鄒縣西界阙裡,有尼丘山”。其山並不甚高大,海拔僅340多米。因為孔夫子降生於此山,才得以名揚海內外。

        尼山孔廟

  尼山的主要建築是“尼山孔廟”。據《阙裡文獻考》載:“後周顯德中,以尼山為孔子發祥地,始創廟”。說明此廟最早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年間(公元954-960)。宋代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孔子第四十六代裔孫孔宗願擴建尼山孔廟,增建講堂,立學捨、置祭田。元文宗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五十四代衍聖公孔思晦,請復尼山祠廟,朝議未允。元順帝二年(公元1336年),復建祠廟並塑孔子像,造禮、樂器,建觀川亭和尼山書院。薦舉彭為書院山長。名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五十九代衍聖公孔彥缙增修啟聖殿及寢殿,建成現在的規模,明清以來又多次重修。

  在尼山中峰東麓。《曲阜縣志》記載:“周顯德(951——960年)中,兖州趙以尼山為孔子發祥地,始創廟祀,”距今已一千余年。宋仁宗時增建祠廟,立學捨、置祭田。元順帝時,又大行修建,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又重建。廟中殿亭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建。建國後又多次撥款維修。今廟圍垣缭繞,環植松柏,共有院落五進,殿堂五十多 間,正門名棂星門,二門名大成門。

    尼山書院位於尼山孔廟以北,又名尼山誕育書院,與洙泗書院、石門書院、春秋書院並稱為曲阜四大書院。始建於宋慶歷三年,元時重修,現在的規模是明永樂十五年建造的。門外立有兩幢石碑,一為明弘治年間所立,上刻“尼山書院”四個大字,一為衍聖公孔弘泰重立《元司居敬尼山孔子像記》碑。自古以來,尼山書院就是研修孔子思想,宣講儒家文化的重要場所,聞名四方。

    廟主體建築為中間的大成殿,殿前有兩庑各五間,殿之東、西各有掖門。過掖門,殿後有寢殿三間,祀至聖夫人木主,兩庑各三間,祀孔子之子伯魚及孫子思,但塑像及木主今皆不存。東、西兩側門連接兩旁跨院。東院前為講堂,後為土地祠,西院東側連接毓聖侯祠,且單成一院。西側為啟聖王殿和寢殿,系供奉孔子父母處。廟內外有元、明、清以及民國時期的石碑約十余幢,是了解孔子出生地尼山及其建築群歷史沿革的重要資料。

    孔子出生地

  尼山之西約五華裡處,有一片綠樹濃蔭掩映著的農家房捨,它就是魯源村,古人稱之為魯源林。據《阙裡志·尼山》載:“在尼山之西五裡,史載孔子生魯昌平鄉,即此,今名魯源村。”魯源,其義即為魯國之源。1958年在魯源村東建起了一座可蓄水1.2億立方米的特大水庫,可灌溉農田20萬畝。登上尼山,俯瞰遙望,只見山巒重疊、碧波蕩漾,為古老的尼山聖地又增 添了一處妩媚動人的景觀。
  過魯源村,北行有溪,曲折蜿蜒,流水潺潺名叫智源溪。智源,即智慧之源,是說孔子出生地乃智源之源。明代人張敏曾賦詩贊頌,“智源水遠東還魯,顏母山高上接天。木落空林明晚照,雁銜寒雨下秋田……。偶因聖誕來瞻仰,紅葉黃花處處鮮。”沿智源溪北行,約裡許,溪西岸便是坤靈洞,亦名“夫子洞”。據《鄒縣續志方域志古跡》記載:“夫子洞在城北尼山東麓,下臨沂水。久為沙壅,不見洞口。干寶《搜神記》稱,孔子所生,今名孔窦是也……鄒尹司居敬因刻孔子的母親顏征在曾祈禱於尼山而生孔子,其父叔梁纥嫌其相貌丑陋,便棄於山下,一只雌虎將其銜入恐內養了起來,故名“坤靈”,洞中原有鄒縣令司居敬雕刻的孔子像,並有石桌、石凳等。金人陳國瑞曾有詩記述:“雲開虎洞清溪繞,雨臥龍碑碧鮮封”。後因流沙所淹沒。1979年維修其洞時,清除掉淤沙,才復現出洞口。

    觀川亭

  由坤靈洞拾級西上,便是“觀川亭”,此亭始建於元代至 二年(公元1334年)。《論語·子罕》篇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相傳孔子曾在這裡看到河水滔滔,不斷流逝,感歎光陰如流水,不分白天黑夜的在流逝。
交通

  尼山國家森林公園距濟南機場19公裡;距兖州火車站45公裡,距曲阜火車站20公裡;距曲阜汽車站35公裡。
  孔子文化節9月26日-10月10日9月28日是偉大思想家、教育 家孔子的誕辰。自1989年起,每年都在孔子故鄉曲阜舉辦中國孔子國際文化節,以紀念孔子對人類文化的傑出貢獻,弘揚東方文化,促進經濟發展。文化節期間舉行各種隆重的紀念活動。在孔廟大成殿前舉行祭孔樂舞表演,召開孔子思想學術討論會、報告會;舉辦各種文化藝術展覽;開展圍繞孔子倡導的禮、樂、射、御、書、數各種別具特色的旅游活動;舉辦各種經貿活動,進行貿易洽談和商品展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