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中國古建的那些陪襯

中國古建的那些陪襯

日期:2016/12/14 11:52:4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中國是禮儀之邦、文明古國,有主次分明、長幼有序的傳統觀念。這種文化也體現在了建築上,古代建築中的陪襯建築就是具體表現之一。例如,大門開在宅邸的前邊,代表門第,彰顯主人的地位與身份;在大門的前端,東西建有轅門,轅門是停車下馬的地方,是陪襯的附屬建築,意將大門烘托得更加宏偉氣派。

 
 

 

在中國,類似於轅門這樣的陪襯建築還有很多,從單體建築到建築群體都有,內容豐富、樣式多變。大至樂樓、戲台、華表等,小至石獸、石柱、望柱、台階等。

樂樓:一般建在大門對面,用於舉行喜慶婚喪儀式。

 

 

戲台:常建在大門之外。一般廟宇是公共集合之場所,所以,寺院廟宇前端常建造戲樓。元代戲曲發達,元代建造的戲樓頗多。

 

 

牌坊:是起標志作用的建築。一般建在大門外軸線的前端或大門內部的院子中。牌坊有大、有小,有帶頂的,有不帶頂的,從唐宋時期就開始大量建造。

 

 

一般在大建築群的前端或陵園中,都設有牌坊。此外,還有用牌坊作為旌表的。明清兩代,牌坊成為社會上一大重要建築,多用作紀念重要事件、宣揚禮教功德。

 

華表:華表有著悠久的歷史。傳說,遠在帝堯時代就已存在,有文獻記載,堯在木柱上安一橫木,以請老百姓提意見,以表示君主能虛心納谏,傳說這就是今天華表的雛形。華表常建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作為一種標識和裝飾。

 

 

天安門金水橋南面矗立著一對漢白玉華表,雕刻精致的柱體在蔚藍的晴空襯托下,顯得修長妍麗。天安門前的華表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雙阙:是漢代盛行的標志建築,一般在大型建築群或重要建築群體之前要建立雙阙。阙由石塊砌築而成,形似門。

 

 

石獅子:一般大小建築組群,都用石獅子守門。獅子是百獸之王,有獅子守門,百獸邪魔都不敢進入,所以,在古建築中處處都用雕刻的獅子作為裝飾。

 

 

上馬石:常設在合院住宅及大建築群的大門前。在古代,馬為主要交通工具,上下馬需要用一塊石頭墊腳s。為此,需固定一塊石頭,將它刻出階梯式擺在大門的兩旁,供人使用。

 

 

香爐:常設在宮廷、佛寺、廟宇、祠堂與會館中,供祀佛像先賢等。燒香是對佛的一種禮遇,點香多時,香爐小了就放不下,香煙彌漫,無法供佛,人們就建起大香爐。這樣既安全防火,又可達到進香的目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