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希望·保護古建” 保國寺博物館春季植樹活動開幕
日期:2016/12/14 21:24:5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昨天上午,30名來自李惠利丹鳳幼兒園中班的孩子與家長一起,在保國寺博物館山林裡種下了一片紅梅林。本月起,保國寺博物館“播種希望·保護古建”春季植樹活動拉開序幕。
保國寺博物館借助山林資源優勢舉辦春季植樹活動已有多年,通過市民參與、樹木認養、“希望林”建設等形式每年定期舉辦活動,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品牌。“通過讓孩子積極參與植樹活動,可以很好地培養養綠護綠的意識。”上午9時30分,30戶家庭的孩子與家長准時集中在保國寺博物館內的空地上,一位專業植樹人員對孩子和家長進行了植樹前的“技能培訓”:“我們馬上要植的是紅梅樹,每棵樹帶了一個大大的泥球,植樹的時候,樹坑的大小要有泥球的兩倍大……”
領樹、挖坑、澆水……上午10時多,天氣變得炎熱起來。保國寺博物館旁的山坡上,不少孩子憋著紅通通的小臉,或拿著小鏟子鏟土,或提著小水桶踉踉跄跄地來回取水。現場一位孩子的家長告訴記者,兩年前,曾經帶著3歲的孩子去參加東錢湖的一個植樹活動,從那時起孩子就知道了要愛護花草樹木。
“你這坑不夠大,爸爸,老師說要兩個泥球大呀!”“要澆上3桶水才行,老師說的呢!”植樹現場,孩子們看起來比家長更“認真”。
近兩個小時過去了,山坡上一株株剛植好的紅梅十分搶眼。為了明年能與自己的小樹再見面,孩子們開始為自己的小樹起名字,有的叫“愛心”、有的叫“傾城”……這些“童心十足”的名字被寫在了紀念牌上並掛在了對應的紅梅樹枝上。“小樹,明年春天再相見!”孩子們告別的話語伴著春風,在山林飄蕩。
保國寺春季植樹綠化活動已累計種植20余個品種近萬株樹苗,山林綠化覆蓋率在90%以上。本月12日和13日上午在保國寺博物館還將舉行大型植樹活動,有意向的市民可以報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