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歷史悠久的顏廟與復聖殿
日期:2016/12/15 1:31:3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顏廟位於山東省曲阜城北門內,與孔府後花園隔街遙對,是祭祀顏回的祠廟。
顏廟是祭祀孔子弟子顏回的祠廟,復聖殿是顏廟的主體建築。此殿元代時為五間重檐,明正統四年(1439年)重修,明正德二年(1507年)重建,建後的正殿為七間重檐,前面有四根石雕龍柱,其它十八根為八角石柱,淺刻龍鳳、花卉,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1930年蔣、馮、閻混戰時,東山大梁折落,東北角柱折斷,東面斗拱被打落,1934年重修,1978年大修,拆卸彩畫上甍,更換部分木構件。
顏廟占地36畝,東西三路布局,前後五進庭院。現存元、明、清建築25座,金至清碑刻53塊。顏廟現占地23000平方米。廟基南寬北窄。有元、 明、清建築24座159間,碑刻53通,古樹500余株。 顏廟三路布局,五進院落。正殿復聖殿供奉顏子塑像,兩庑從禮顏樂名人顏之推、顏師古、顏真卿、顏杲卿等。 西 路奉祀顏回之父顏路,主殿禮國公殿為元代建築。中路從南到北依次為陋巷坊、優入聖域坊、卓冠賢科坊、復聖廟坊、復聖門、陋巷 井亭、歸仁門、明碑亭、仰聖門、樂亭、復聖殿、兩庑、寢殿;東路為克己門、祭器庫、見 進門、退思堂、家廟基址;西路有復禮門、杞國公殿、杞國公寢殿。
顏廟內共有碑碣60 余塊。其中有兩塊是元朝所立的“大元敕賜先師充國復聖公新廟碑”和“大元加封顏子父母制詞碑”。兩碑均用古蒙古文與漢文對照刻成,上面記述了當時加封顏回 及其父母的情形,這對於研究古文字學有一定的價值。
12月2日上午,曲阜市文物部門在顏廟隆重舉行 “陋巷華光”開展儀式暨顏廟重新對游客開放儀式。顏廟內的蒼松翠柏蔥郁深遠,陋巷井旁邊的石碑和涼亭的四根柱子被重新粉刷了紅漆,中路的甬道重新鋪設了灰 磚,“陋巷井”三個字在蒼松翠柏間顯得格外顯眼。
首批參觀的游客包括部分顏氏後裔,看到修葺一新的顏廟,顏氏後裔顯得格外 興奮。“本分成方圓、仁心論短長、世界多善舉、家家給人居。”這是顏回第74代孫顏振歐對顏回精神的概述。他說:“顏回在古代被奉為做人的典范,他以苦為 樂的精神至今對當代人仍然具有指導意義。”
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被國家文物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三孔”的擴展項目,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06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進行復聖殿落架大修工程,2009年8月15日完成全部修復內容,工程維修歷時三年五月余,2011年6月11日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濟寧)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顏廟舉行復聖殿落架大修竣工儀式。
顏回,字子淵。孔子稱贊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二過”,“一箪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因他學到了孔子思想的真谛,後人推崇其為家貧好學的典型,並在孔廟東側的陋巷故址專門為他建了一座復聖廟。
據《陋巷志》記載,顏廟始建於漢高祖劉邦東巡過魯祭孔同時祭顏子祠開始,後經唐、宋、元、明、清各代屢加重修和擴建,達現存前後五進院落,中、東、西三路規模:
第一進院位於廟門前,即復聖廟坊東西的石坊和石欄組成的封閉空間,這是一種很獨特的建築形式,在廟門之外,又無牆垣圍裹,顯得秀麗而有氣勢,大概可能用以說明顏子居陋之意吧。
第二進院位於復聖門至復禮門之間,院內有陋巷井及亭,院內東西兩側各有一門,東為博文門,西為約禮門,取自顏子贊揚孔子的“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第三進院為從復禮門至仰聖門,院中有兩座石碑亭,東側有齋宿所、禮器庫(今已不存),向北五門並列,將廟分為三路。中路一門二掖,中軸線上有樂亭、復聖殿、寢殿;兩側有東西兩庑,用以奉祀顏子夫婦及顏氏賢達配祀。西路為杞國公門,有杞國公殿及寢殿,用來祭祀顏子父母。東路為見進門,有退省堂、家廟(已塌)、神廚(不存)等建築,是祭祀的附屬用房。
復聖殿是顏廟的正殿,重檐八角,九脊十四獸,廣7間,深5間,四周回廊,飛檐挑角,雕梁畫棟,彩繪斗拱,蔚為壯觀。殿前有一座四角涼亭,亭正方形,內外俱用八角石柱,周圍透雕石欄花板,綠琉璃瓦罩頂,重檐八角,十字結脊。亭內東側立有篆刻“樂亭”的石碑,是為紀念顏回“箪瓢屢空,不改其樂”的好學精神而建。
全廟共有元、明、清建築殿、堂、亭、庫、門、坊等24座,159間。金、元、明、清碑刻53幢。顏廟南寬北窄,現占地面積為22890平方米,約合35畝,1977年12月23日被山東省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曲阜市文物局局長 孔德平介紹,現存的顏廟規模為南北五進院落,全廟共有元、明、 清建築殿、堂、亭、門、坊等24座68間。由於年久失修,普遍存在屋面漏雨、瓦件殘損、梁 柱歪閃、木構件糟朽、台基下沉等現象。為此,曲阜市文物局於2002年6月委托山東省文物科技保護中心編制了《曲阜顏廟復聖殿維修和總體規劃前期工程方 案》,該方案於2003年被國家文物局原則通過,成為山東省近3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項文保工程。2006年4月,曲阜市文物局古建築修繕隊開始進行復聖殿 落架大修工程,2009年7月31日,完成修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