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喜歡古建築風格的建築 復制古建築成為潮流
日期:2016/12/15 1:31:1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被復制的村莊叫哈爾斯塔特,是奧地利一個風光秀麗的村莊,有湖光山色,優雅教堂、古老旅館和美麗村捨。景致雖得天獨厚,但復制過來就是東效施颦,毫無特色了。
但是當今我們吃的豆腐大多是“山寨版”——日本的制作方法,產量高,也就便宜,在我居住的城市一元錢六塊,可我寧願排隊買老大爺那一元錢一塊的傳統制作豆腐,香,且味兒純。在拆遷的“大躍進”中,那些美麗、古老的鄉村在消失,那些富有個性的老城區在消失,當然,那些具有標志性青瓦建築也在消失,比如阿炳故居、宋代理學家的“愛蓮堂”、福州的三坊七巷。
一樣的馬賽克、玻璃幕牆,一樣的高樓和商業街都擠在市中心,一樣的港式、歐風、新加坡模式的中不中、洋不洋、古不古、今不今,沒有一點特色和個性。這難道不是城市的敗筆?但這種標識風格類似,沒有自己個性和文化的敗筆,在我們這塊國度上卻越來越多。
不說敝帚自珍,連真正珍貴得歎為觀止的古村莊、古城區都被拆除。這讓我想起了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的感慨,他說,佛羅倫薩、威尼斯、米蘭等意大利城市之所以能夠成為聞名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關鍵在於對傳統文化遺產和城市獨特風貌的精心保護、科學管理。
一個地方是不是令人尊敬,是不是讓人神往,是不是能讓人徜徉其中流連忘返,只要看看這個地方是否有古建築,看看這裡的主人會不會驕傲地告訴你——現在我們進入了老村莊或老城區。潮州太平街義興甲巷之所以高票跻身第三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10強,成為廣東第一條國家級歷史文化名街,就是因為老城區的“古”隨處可見,古寺、古橋、古井、古塔、古台、古牌坊、古學宮、古書院、古城樓。
一座很有宋代特色的建築許驸馬府,始建於北宋年間,有近千年的歷史;這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的湘子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這是近代優秀建築已略黃公祠,被譽為“中國木雕一絕。
當代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貝聿銘說:“中國的建築已經徹底走進了死胡同。建築師無路可走了,在這點上中國的建築師會同意我的看法。
甚至是一種文化災難,它不僅浪費納稅人的錢,而且使本來就有文化的建築遭到破壞。是因為具有徽風遺韻,明清村落,粉牆黛瓦,民風淳樸,文韻悠然,而沒有復制哈爾斯塔特這樣的“假洋鬼子”。享有“潮汕古建築博覽”美譽的潮州龍湖古寨。施工過程中克服了天氣、地形等重重困難,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最大限度地還原了文物原本風貌,此舉得到專家組的充分肯定。維修後的青瓦南華宮戲樓是整個德陽地區保留最完整的古戲樓,也是師古鎮保留最完整、最具影響力的古建築,將為當地下一步文化開發打下基礎,同時,維修後的後城治將一步完善道教文化參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