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石瑛故居裡尚保存有一小段原始古城牆現在的花堤街是宋代修築的臨

石瑛故居裡尚保存有一小段原始古城牆現在的花堤街是宋代修築的臨

日期:2016/12/15 1:35:0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後來祠堂部分房屋被五四小學作為教學用房至今。村民和肥西縣也多次建議,對這座類似於李鴻章故居的祠堂加以保護。記者看到了這座古祠堂,祠堂內的木雕散落在荒草堆中。雖然因年久失修祠堂已經破敗不堪,而不得不用一根木料抵住祠堂的一面牆,但整個祠堂的主體結構還保留完好。會議指出,在我市,作為徽州文化重要載體的古民居所承載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是徽州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記載著古徽州發展的歷史信息,體現著徽派建築的風貌特色,延續著徽州文化的傳統風俗。必須在現行法律法規的框架內,遵循青磚古民居保護的客觀規律,恪守古民居保護的原則和理念,正確處理在古民居保護與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關系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著力解決古民居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

    如今這裡居住的都是陳氏族群。500多年來,所有房屋規格由族裡統一規劃,哪家蓋房子,都要經過族裡的規劃,蓋哪裡,面積多大,朝向如何,用什麼材料,都要統一,所以能這麼整齊。500年來,家家戶戶稍有破損就進行修補,所以如此完整。” 而且這種科學的規則還值得現代人學習。很早以前我們周邊一帶就流傳這樣一句話:‘有埭美厝無埭美富,有埭美富也無埭美厝’。意思是即使比這裡富,也蓋不了這麼好看的房子。村民們引以為豪。因此,想改善住房,蓋新房子的都建到村外頭去了。無心插柳柳成蔭,接踵而來的是中央媒體的跟進報道,古民居知名度陡升,舊有的寧靜被打破,游客紛至沓來。這裡還被評為全省第四批歷史文化名村呢。聽說市裡要對這裡進行保護開發,提出‘以人為本,規劃先行,最小干預,凸顯特色’。現已初步進行規劃,今後,一個2000多畝的濕地公園將沿村而建,而水上古民居則要重點保護。

    游客越來越多,一些游客甚至想高價買下這裡的房子,但沒人同意。此外,村民還自發成立水上古民居管理理事會,我是副理事長。理事會成立後,要求村民要自行拆除搭蓋在古厝周邊的雞捨、廁所等搭蓋建築,沒有人不同意,村民都把房側的臨時小廁所給拆除了.他踏訪武昌花堤街附近時,發現一段高約五米的“老城牆”深藏於花堤後街一排民居背後,隨後在漢網發帖發布了自己的發現。昨日,記者在“老昌”帶領下來到武昌花堤街,從位於張之洞路旁的武漢音樂學院南門進入院內,在與花堤後街相鄰一側,果然看見一段頗具規模的斑駁青磚高牆。一些牆磚上燒制的“窯官”姓氏清晰可辨。當地居民57歲的梅師傅說,他在這裡出生長大,從記事起就有堵“老城牆”存在.為迎接辛亥革命成功100周年,起義門再次維修擴建,並在兩側新建了一段青磚城牆和一個城台。據網友“老昌”介紹,目前僅昙華林石瑛故居裡尚保存有一小段不足20米原始古城牆。現在的花堤街是宋代修築的臨江擋水堤。明代修築武昌城時,官府貼著花堤築城牆。此處與文昌門鄰近,明末張獻忠由水路進發武昌,在江邊一帶攻打武昌城,用了許多火藥炸城牆,使得城牆毀壞嚴重,隨後進行了修復。由於此處城牆基薄弱,清代太平軍由漢陽過江攻打武昌城時,也選擇此處攻城。

    目前漳州市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築群,被譽為“閩南第一村”。此村規劃科學,每幢房子風格一致,間隔講究。幾百年前有如此規劃,值得現代人學習。許多游客慕名而來,村莊的寧靜被打破了。一些游客要買這裡的房子,沒有村民肯賣。村民們期待著一幅更美的畫卷,憧憬著更加美好的未來。所有的古厝都是坐南朝北,而不是坐北朝南。由於古民居十分整齊,每一座幾乎一模一樣,每年農歷七月‘普度節’,村裡經常鬧出客人走錯門的笑話。因為,每幢房子都一個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