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將與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共同籌建古建築博物館
日期:2016/12/15 1:29:3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區委、區政府正在實施農房改造工程,對農村的破舊老房進行拆除,並進行規劃改造,提升我區新農村的品位。希望在進行農房改造的過程中,區委、區政府適當增加財政補助,對農村破損的古祠堂、古廳殿等一些古建築進行補修,增強新農村的文化內涵。目前,不少村因為缺少村集體經濟,對古建築都進行了拆除,這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新農村建設成果。希望政府能出台相應的政策措施,在實行舊房改造的過程中,加強對琉璃瓦古建築的保護,進一步提升新農村品位。
長治市將與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共同籌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近日,長治市政府與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簽訂了共同籌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合作協議。 我們村中間的那一片老房子都還是有不少人居住的,現在除幾個老年人外就沒有什麼人住了,也沒有多少人會去關注老宅。”上婁村村民陳桂珍說,那群俗稱“新屋”的建築,年代久遠,房子的梁柱和木板雕花都相當精致。
我市還有不少類似的農村古建築面臨年久失修、缺少關注的問題。在義西南等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農村,這種情況更為普遍。由於目前還住在古宅中的農村居民,大多是低收入或因病致貧的農村弱勢群體,受經濟收入等因素的制約,他們只能居住在祖上留下來的古建築中。
比如,變身成為一家紀念館、餐館或者是會所。正所謂“雖趣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文人騷客要移情、要嗟歎,文中有丘壑,妙筆秀華章,飲食起居的環境自然要有闡幽發微的意境。他說的這個院子位於北京西城區八道灣胡同,先生一生橫眉冷對,在這座有著兩棵棗樹陪伴的四合院,寫下了《阿Q正傳》這些傳世名篇。魯迅過世以後,與之恩怨難解的周作人也曾棲身於此,取其名曰“苦雨齋”。
雖然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情懷給這裡奠定下憂國憂民的深沉基調,但透過棗樹掩映下的高牆,我們依稀看到魯迅臨摹碑帖時的悠然自得,許廣平禮數周全招呼賓客的推杯換盞,以及後來周作人“買墨小記”後的閒情雅致。心情可以煩悶,但生活必須精致。
舊式庭院不僅是文人騷客附庸風雅的文集場所,達官顯貴也越來越對那些由故居或古建翻修而成的高端休閒場所趨之若鹜。無論是《失戀33天》裡能飽覽故宮美景的古宅,還是《窈窕紳士》裡林熙蕾與孫紅雷一見鐘情的酒窖,古式會所都是那些隱匿在古建中的高端風景。
但只靠作家的微薄收入一定拿不下後海附近奢侈的四合院。試想鋼筋水泥叢生的摩天樓腳下,哪裡容得下一群兩袖清風的文人在寬敞的院子裡談笑風生。摧枯拉朽的城市化進程已經讓含情脈脈的故居庭院文化變得豪華奢靡,文壇後輩一定對舊時文人庭院深深的故居羨慕嫉妒恨。周作人的“苦雨齋”未免矯情造作,相較綠蔭芳草的庭院,局促不堪的水泥盒子哪能承載下“游目騁懷,足以視聽”的情懷。
依照目前各種補助情況來看,也還不能激發這些居住戶對老宅的維修積極性。此外,由於這些住戶、業主的保護意識不強,使得老宅的消防安全隱患極大,不少古民居內隨意堆放柴草和垃圾,電線老化嚴重,使用明火無防范措施。這些都成了古建築保護的致命傷。在這一方面,義烏無疑也有令人痛心和遺憾的地方。據悉,去年我市共啟動新農村(社區)建設14個村,實施農房改造10870戶,竣工8895戶。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有195個村啟動舊村改造,其中104個村實施全拆全建。
我市文保和農辦等部門也一直在努力。在2004年的時候,就對舊村改造中可能遇到的老宅保護問題進行研究分析,使老宅與一般房屋拆遷區分對待,分別登記。農辦建設科鮑科長說,農房改造需要考慮當地的風俗人情,考慮當地的建築歷史和特色,因地制宜,綜合考慮,對具有文保價值的建築應保護、開發和利用。在工地邊上遠遠望去,工地建築已初具古代集鎮模樣。“目前還沒有連成片,各房子之間的泥路也還沒有改善,不過現在看起來已有個大概的樣子了。
建築風格及琉璃瓦建築技藝得以全面持續地傳承,為籌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提供了有利的資源優勢。籌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將為我市推動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的影響力提供重要載體,同時為市宣傳城市形象、打造國字號文化品牌搭建更高層次的平台。隱匿在現代城市的古舊建築中的那些高端休閒場所就像是一個個神奇的處所,在寸土寸金的現代都市,它雍容華貴又謹慎內斂,磚雕細琢卻又樸素典雅,相較那些金碧輝煌高檔會所散發出的暴發戶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