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孔廟東側的步行街鐘樓
日期:2016/12/15 1:29:3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鐘樓
位於阙裡街中部,西接孔廟東南角樓。鐘樓始見於明弘治修廟之後李東陽所撰《重修阙裡廟圖序》,清初已廢。今懸鐘處本為金代廟宅外門,是依廟居住的孔子後裔出入的外門。
清初名端門,以漢儒神化孔子西狩獲麟“天下血書魯端門”而命名。今存鐘樓單檐懸山頂,灰瓦綠邊,五檩二柱木架。三間,明間敞開,不設門,次間不設窗,內置銅、鐵鐘各一。銅鐘為明嘉靖元年山東巡撫陳鳳梧造。樓下為磚砌高台,高5.6米,南北向辟券門一洞。台無馬道,借用孔廟東南角樓馬道山下。
鼓樓
始建於明弘治年間,清中期以後毀於火,同治十一年重建。樓高約16米,面闊三間,深三間,周為回廊,重檐歇山頂,綠瓦剪邊,前後廊式木架。樓下為磚砌方台,高7.2米,南北長25.4米,東西深12.1米,中間辟東西向券形拱門一洞,台南側設馬道供上下。台樓上內置大鼓,供孔廟祭祀和平時報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