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北京一清代名臣墓多次被盜 大修後將免費迎客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

北京一清代名臣墓多次被盜 大修後將免費迎客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

日期:2016/12/14 21:33:4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清朝重臣伊桑阿位於房山韓村河的墓地遭盜竊、破壞。本報報道此事兩年後,這處市級文保單位的大修工程終於啟動,遺存的文物將得到妥善保護。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伊桑阿墓的大修工程已經開始。工人平整面積約7000平方米的墓地,並修建圍牆。古墓的房屋建築、寶頂(封土)雖已消失,但尚存墓碑、華表、石獅、牌坊等文物。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副研究員劉衛東表示,伊桑阿墓是我國保存相對完好,且規模較大的清代大臣墓之一。
  據當地村民稱,從上世紀90年代起,盜墓團伙就成了伊桑阿墓的常客。他們開著車來,偷了東西就跑。現存四座華表上原本各有一尊望天吼,其中三尊已被盜走。2013年本報報道中提到,當年有一伙人趁夜色潛入墓地,偷走了華表上的蓮盤。由於蓮盤位於華表頂端,這伙人不惜用繩索將華表拽倒,導致華表斷成三截。
  文物愛好者馬志璞認為,此次古墓得以大修,對於文物保護是個利好消息。
  房山區文化委員會文物科科長陳亞洲介紹說,伊桑阿墓將建成一座遺址公園,在原牆的遺址的基礎上修建圍牆,從而起到保護文物的作用。被拽倒斷開的華表柱,他們會想辦法修復,重新樹立起來。工程預計在下月底完工,到時游客可免費參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