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寂靜小城的騎行之旅

寂靜小城的騎行之旅

日期:2016/12/14 10:41:1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靜靜地束河

  在麗江斷斷續續的小雨中,我終於一個人慢慢悠悠騎著自行車上路了。

  去束河的路平直而寬廣,全然沒有我想象中,有像電影片段般迷人的田園風光撲面而來。初見束河,陽光很熱情和溫暖,進入束河這座小小而安靜的城,真的是有種靜谧安詳的氣場可以讓我沉迷其中。

  從麗江喧囂華麗的舞台中卸妝,我終於來到了束河這座靜靜而小小的城。拱橋上的五花石陽光下斑駁的厲害,巷子裡的石板路散發著清冷原始的光澤,路人很少,很悠閒,路口的小攤上能看見才從菜地果園才摘下的蔬菜和瓜果,清風過處,遠遠的都能感覺到那淡淡的泥土的芳香。

  


閒適的生活

  這裡無疑是狗狗貓貓的樂園,他們總是或歡快或慵懶,或閒散或發呆,樹蔭下,屋檐邊,巷子角,拱橋上,處處都是他們生活的樂園,簡簡單單的生活。束河這座小小而靜靜的城任我很自由的游走其中,看沿著巷子彎彎曲曲延伸的風雅,看玉龍雪水嘩啦啦的穿堂入室,看暖暖陽光下人們自在鮮活的市井畫面。

  一只小狗懶懶的躺在自家的門口,腦袋很舒服的斜靠在門檻上,很疑惑的望著我,說:讓開,別擋著我的陽光。

  [關於阿布家] 初見到七七,是在麗江瓦藍客棧的雨中,一家用心經營的很舒服的小客棧,院子裡一顆高大的黃角蘭散發著清新的芳香,令人印象深刻。再見到七七,就是束河明媚的陽光下了,轉過幾條巷子,看見阿布家的招牌在風中搖晃著,不大不顯眼卻很特別,七七和幾個朋友坐在靠窗的沙發前延續著他們那場永不謝幕的關於盛大的夢。不得不承認,阿布家是很特別和舒適的小窩,進去就容易走神發呆,一個小小的院子,斑駁的院牆,奪人眼目的路牌,怒放的花朵,還有可以晾曬心事的寬大露台,站在這座遺落了太多故事的台上,看風刮向不遠處的山野田園,恍惚聽見層層疊疊的青瓦後面隱隱有銅鈴聲傳來。

  叮叮铛铛...。

  叮叮铛铛...。

  


悠長的古街

  [關於隱居] 名如其店,轉過幾個彎來彎去的小巷,綠樹掩映下的一方角落一個不起眼的門牌,推門而入,主人不在,只有一男一女悠閒的曬著太陽,空氣靜谧的可以聽見自己的呼吸,登高望遠,隱居更靠近束河的山腰,半山坡上一叢叢開著耀眼的紫色花朵,山腰上的大樹有很濃郁的綠色,穿過青灰色的屋脊,是一副安靜的畫面。

  在隱居的屋頂天台上坐了很久,陽光穿過厚重的雲層時不時的來晾曬自己,目光及處,是此起彼伏的青瓦白牆,群巷千回百轉,不知道那些深幽的門樓下流逝過多少歲月的故事,鴿子在天空時高時低的飛舞,就如我此刻的心情,歡快卻又寧靜。隱居,想來是能讓我們安安靜靜停下來整理自己心緒的,卻不知道牆之外,我們依然遺失了一路的心事,在陽光下,六月的束河。

  斑斑駁駁....。

  斑斑駁駁....。

  


誰的束河

  [石蓮寺的前世今生] 出了阿布家,北行不遠,眼前是一片綿延遼闊的原野,已過豐收的季節,高高聳立的曬糧架一排排的立在村頭巷尾。一叢叢綠樹前,掩映著古老淳樸的村捨,好一派原生態的納西農耕生活圖。遠處的山腰經幡飄揚,想來那就是石蓮寺了。

  石蓮寺坐落在松雲村的西山,山名石蓮山,上有個洞,似虎張開的大嘴,族人視為不祥,於是在洞口築寺廟,稱石蓮寺。傳舊時讀書人因貧困晚上有書而不可讀,寺廟晚有香客點香燭祭拜於此,於是相約半夜上山圍火夜讀,雞鳴下山。久而久之成了一道風景,叫做“石蓮夜讀”,列入束河八景。

  


石蓮寺

  緩步來到山腳下,驚見迎面的石壁上生長著一株株似蓮花的植物,從內到外,葉瓣向四周舒展著蓮花般的葉片,石壁貧瘠切堅硬,這些神奇的植物卻獨獨生於斯,長於斯,在石壁上修煉,口吐蓮花,一心虔誠。想來,石蓮寺應該是因他而得名吧。有風,很烈,寺前的經幡隨風狂舞。就如同我心,似乎也感受到點點壯懷激烈的豪情。惜哉,在束河六月明媚的陽光下,我嗒嗒的馬蹄聲注定是個過客,而不是歸人。石蓮寺是適合登高懷古和發呆的,眼前的束河古城就這麼毫無保留的呈現在我的眼前,靜靜的一如我心中那座小小的城。

 

  Tips:

  開通於唐代的茶馬古道,從滇南經麗江直達西藏拉薩,經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運營發展,促進了沿線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束河即是麗江壩子中保存完好的驿站,199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理位置:麗江古城西北四公裡處。

  交通:

  1、麗江古城口有到束河古鎮的專線車。

  2、在麗江新城福慧路福慧市場門口坐6路中巴車到達白沙古鎮(白沙壁畫處)以後再步行。也可以乘坐面的2元/人,乘坐私人中巴需要5元/人。

  束河古鎮其實只有九鼎龍潭那裡感覺較好,其它地方都是農田填起來的。

  最佳旅游季節:四季都是不錯的,但是如果說有影響的話,就是千萬別旺季來,旺季人多,物價上漲,最主要是那都是人,破壞了心情。旺季指5月-10月這段時間。

  購物:皮鞋、馬鞍、皮衣、麻線、鐵器、竹器。

  美食:束河位於玉龍雪山南麓,依山傍水,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醞釀了無數的美食。

  1、虹鳟魚:玉龍雪山常年不斷的清泉,水質清澈,冰涼刺骨,正是虹鳟魚最佳的自然養殖場,食之鮮嫩可口,另人難忘。

  2、束河涼粉:用麗江特產雞豌豆制作而成,“熱了涼吃,涼了熱吃”。

  氣溫:年平均氣溫12.6度,最高氣溫(極端)32.3度,最低氣溫(極端)零下7.5度。7-9月為雨季,其余為旱季。

  特別提醒: 對於很多當地人來說,他們並不知道束河,但是說起龍泉村卻是人人都知道的。所以當您前往的時候,如果需要問路還是詢問龍泉村比較保險。

  

  束河八景:

  煙柳平橋 夜市螢火 龍門望月 雪山倒映 斷碑敲音 魚水親人 西山紅葉 石蓮夜話

  必逛景點:

  青龍橋

  青龍橋建於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 400多年歷史,它的西面就是聚寶山,青龍橋的中軸線正對著聚寶山,這是木氏土司的設計,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時期的標志性建築。長

  束河青龍橋25 米、寬 4.5 米、高 4 米,全部由石塊壘砌,列為麗江古石橋之最,可見束河在麗江歷史上的經濟文化格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青龍橋的橋面經過數百年風雨的洗刷使它變得斑駁蒼老,卻不失它的英雄氣勢和莊嚴厚重感,站在這裡,你也許會聽見馬蹄的聲音在回響。

  這裡還流傳著一個故事:藏傳佛教大師葛瑪馬追趕一個魔鬼,從這裡一步跨到了玉龍雪山上,在橋上留下了一個仙人腳印。開春時節,橋畔的楊柳長出了新芽,如煙似紗,仿佛綠色的波浪要湧到橋面上來,這就是束河八景中的又一景:“煙柳平橋”。

  四方街

  長寬不過 30 幾米,有五條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水流環繞、日中為市,為麗江壩子最古老的集市之一。古時候,束河的四方街上設有夜市,人們像今天的都市人一樣漫步在四方街上,隨心所欲走走停停,看看稀奇,吃點兒自己想吃的東西參與一下喜歡的游戲,逛夜市的人手裡舉著手氫,穿行在青龍河畔,如夏夜流螢,成了一道風景,叫做“夜市螢火”,列入束河八景之一。

  龍潭

  龍泉山下古樹參天,一道好水積成九鼎龍潭,潭水清澈晶瑩,水草曼舞,游魚逍遙,玉龍雪山倒映其中,清姿傲岸,意境無窮,成為束河八景之又一景:雪山倒映。

  潭邊有一截斷碑,年代已不可考,用石頭敲擊,會發出清脆的聲音,是束河八景之中的“斷碑敲音”。不過,為了保護這一景觀,大家還是不敲的好。

  潭中的魚兒是游人最喜歡的景致。它們不怕人,每當喂食的時候,紛紛爭指令性計劃令物,濺起的水花潑到喂食者臉上,人與魚如此親昵相處並不多見,這番情景被列入了束河八景,叫做“魚水親人”。

  龍潭上端有一座寺廟,名叫“三聖宮”,西殿供奉觀音,北樓供奉龍王,南樓供奉皮匠祖師孫膑。東樓樓基直接入水,三面都有回廊,供游人憑欄遠眺。在這裡,遠近風光盡收眼底,田疇潤綠,炊煙袅袅,雞犬爭鳴,生機勃勃,一派田園牧歌,無限詩情畫意,令人流連忘返。尤其是月明之夜,登樓賞月最有風味,文人墨客每每對月吟詩作畫,傳為佳話。此景在束河八景中叫“龍門望月”。

  “西山紅葉”

  束河西山上有很多漆樹。每到秋天,樹葉鮮紅,秋光燦爛,令人賞心悅目。在束河八景中,這叫“西山紅葉”,最為動人。

  石蓮夜讀

  束河西山的最南邊就是松雲村,後邊有石蓮山,山上有個山洞,象老虎張開的大嘴,為了震住老虎的威風,當地人在洞口建築了一個寺廟,叫石蓮寺,其中有一棵柱子是用鐵鏈拴著的。民國時期曾經辦過夜校,讀書人圍火夜讀,成了一道風景,叫做“石蓮夜讀”,列入束河八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