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中斗拱的分類及各部分名稱
日期:2016/12/15 1:27:0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二)、古修建中斗拱的分類及各局部稱號
1、按斗拱在修建物上所處的局部能夠分為兩大類。
(1)、外檐斗拱。重要包羅五種。
A、柱頭斗拱。間接座於柱頭上。宋代叫做“柱頭鋪作”,清代稱“柱頭科”。
B、柱間斗拱。位於兩柱之間的額枋或平板枋上。宋代叫做“補間鋪作”,清代稱“平身科”。
C、轉角斗拱。位於角柱上。宋代叫做“角鋪作”,清代稱“角科”。
D、溜金斗拱。在明清期間由帶下昂的平身科斗拱轉化而來。
E、平座斗拱。位於平座上面,用於支持平座。
每一組斗拱,宋代叫做“一朵”,清代稱“一攢”。
(2)、內檐斗拱。重要包羅品字科斗拱和隔架斗拱兩大類。
2、拱的分類及各局部稱號
(1)、按拱所處的構造地位可分為兩大類。現以外檐斗拱為例做引見。
A、正心拱。但凡位於檐柱中線上的拱,都叫“正心拱”。
正心拱一壁向外一壁向裡。在拱的縱中線上需加寬0.3-0.25斗口的槽口,用以安頓拱墊板。以是正心拱的厚度要比別的的拱多一個拱墊板的厚度。
B、單材拱。凡不在檐柱中間線上的拱都叫“單材拱”。在檐柱中間線以外的單材拱又叫“外拽拱”;在檐柱中間線以內的單材拱又叫“裡拽拱”。
(2)、按拱的是非尺寸可分為三類:瓜拱、萬拱和廂拱。瓜拱最短,廂拱次之,萬拱最長。這是清代的規則。瓜拱和萬拱常相疊並用,瓜拱鄙人,萬拱在上,瓜拱 托著萬拱。位於正心拱地位上的瓜拱叫做“正心瓜拱”(宋代稱泥道拱);位於正心拱地位上萬拱叫做“正心萬拱”。位於單材拱地位上的瓜拱和萬拱,辨別叫做 “單材瓜拱”、“單材萬拱”。又能夠分為“外拽瓜拱”、“外拽萬拱”和“裡拽瓜拱”、“裡拽萬拱”。
廂拱老是安頓在最下層翹或昂兩頭,外拽廂拱承托挑檐枋,裡拽廂拱承托天花枋。在正心拱地位不會呈現廂拱,以是廂拱沒有正心和單材之別。
瓜拱、萬拱、廂拱是清代的稱號。在宋代瓜拱稱“瓜子拱”,萬拱稱“慢拱”,廂拱稱“令拱”。
(3)、拱的各局部稱號。
在拱的中心部位有與翹、昂或要頭訂交的卯口。拱的兩頭有承托升的分位。在升與卯口之間,拱向下彎曲的地位叫做“拱眼”。拱的兩頭上面曲卷處叫“彎拱”。彎拱的曲度在清代《營建程序》裡有“瓜四”、“萬三”、“廂五”的規則,使拱彎分紅幾小段直線,以便制造。
3、翹、昂的分類與斗拱出跳
(1)、翹與昂的分類
A、翹。但凡向內、外出跳的拱清代叫做“翹”,宋代稱“華拱”。宋代把出跳叫做“抄”,每出一跳叫做“一抄”。比方“雙抄”即出華拱兩跳。
C、昂。昂也是斗拱向外出跳的琉璃瓦構件,只是方式與翹差別,昂頭部伸出分外長。
1)、下昂。下昂是向下傾斜的構件。下昂的感化在於使斗拱出挑長度和華拱雷同時,減低斗拱抬降低度。如許可使屋檐伸出較深遠時,斗拱不至於抬升過高。
2)、上昂。上昂是斗拱向外上方斜出的構件。它能夠在斗拱挑出長度與華拱雷同時,增長斗拱高度。
文章來源:曲阜市至聖琉璃瓦廠 http://www.fangguwa.com 轉載請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