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山西廣武明長城“月亮門”坍塌 山陰縣文物管理局回應

山西廣武明長城“月亮門”坍塌 山陰縣文物管理局回應

日期:2016/12/14 11:05:1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近日,被稱為山西廣武長城最美標志性建築的“月亮門”突然發生坍塌,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山西省山陰縣文物管理局官網今日發文稱,10月4日,廣武明長城10號敵台“空心樓”坍塌,是由罕見大風所致,此前沒有任何倒塌跡象,更不是有人私挖亂采取土拆磚或其他人為破壞因素造成的。

 

  山陰縣文物管理局稱,據村裡目擊者所說,事發當時,電閃雷鳴,風力罕見,把廣武村裡的牛棚、馬棚棚頂卷起刮走,一些電桿被刮到,造成周邊村莊停電。據氣象部門報告,當時山下風力達到8級,山頭風力更大。事發後,山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市、縣文物主管部門對現場采取了一系列應急保護措施,防止風吹雨淋造成進一步損毀。同時,縣政府還決定邀請省市以及更高級別的專家到現場會審,盡快提出搶救和修復方案。

 

  據相關資料記載,廣武明長城建於明萬歷33年,長度大約6公裡,離著名的雁門關不到5公裡,是山西境內設計最巧妙、構造最精致、現存包磚最完整的明長城之一,也是我國萬裡長城最長的一段原汁原味古長城。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據當地學者表示,由於山西長城線長點多,加上資金不足,保護工作很多時候力不從心。對長城的破壞主要來自幾個方面,長期的風雨侵蝕造成長城的自然損毀,生產、生活、交通、建設破壞也是原因之一,多年來,沿邊村民耕地建房直接從長城拔磚取土,道路截斷穿行牆體,旅游開發和破壞性修復造成很多關口原始風貌遭受不同程度破壞,還有就是多地的礦山、采石場私挖亂采,對長城和當地生態造成了毀滅性破壞,保護長城在山西來說可謂任重道遠。來源:人民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