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磚雕之美
日期:2016/12/15 1:22:2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中國古典建築以三雕(石雕、磚雕、木雕)聞名於世。說到磚雕,便令我想到“秦磚漢瓦”,但早在西周出土文物中,已見“瓦當”,西周後期便有磚刻。唐宋時,磚雕藝術已出現於寺廟、陵墓、民居間。至明清,磚雕藝術日益精娴。
磚雕之美,一在於瓦當。在西安博物館,我見到了素面瓦當,印紋瓦當、青龍瓦當、白虎瓦當與朱雀瓦當,秦始皇陵中的瓦當尤為生動。秦漢瓦當上的走獸雕刻栩栩如生。秦朝時的條磚與鋪面磚拓印也令人駐足。漢磚表現的題材則更為豐富,有鹽場畫像磚、射獵畫像磚和庭院畫像磚,當時勞動者與漢代建築特點,皆在磚刻中一目了然。
磚雕第二美在於門樓。我在平遙古城看磚雕門樓,見其氣勢宏大,古樸雅致。在奎星樓與城隍廟上的玻璃瓦飾件五彩缤紛,而喬家大院也用多寶磚雕飾門樓。在五台山,建於唐代的佛光寺與南禅寺,其磚瓦雕刻顯示了藝人的獨具匠心。山西晉商的大院都愛用磚瓦裝飾,門樓、門楣、門額更為講究,如垂花牌樓與垂花大門,莊重而頗有氣派。杭州胡雪巖故居前的門樓,造型獨特,精致華麗,既無商賈之俗氣,又無財富之霸氣,顯出了杭州的靈氣與書卷氣。徽州磚雕門樓,或清麗典雅,或簡潔大氣,讓人百看不厭。值得一看的,還有蘇州東山雕花樓門樓,蘇州網獅園門樓與上海豫園門樓,各具特點。
磚雕的第三美,表現在於屋頂仔角梁上的套獸。套獸處於房頂的最高處,俗稱“望風”。漢代時已開始使用,至唐宋則技法精娴。雕刻的走獸,有龍、鳳、獅、海馬、斗牛、麒麟、狻猊及雙魚,這些走獸雕刻運用圓雕,立在瓦片上,象征了威嚴與吉祥。在山西五台山佛寺、在廣東佛山祖廟、在江蘇鎮江金山寺、在廣州陳氏書院的屋檐上,我都留意過這些雕刻,走獸或人物凌空而立,我在日暮中看去,如一幅立體的剪影圖,十分好看。
磚雕的第四美,在於其镂窗與照壁。牆上有了窗子,便產生流動的氣韻。站在镂窗裡朝外望,窗外的景致迷離恍惚;站在镂窗外朝裡望,窗內顯得隱隱約約,仿佛是一個隱秘的世界。因此,雕花镂窗形成了實牆上的“虛空”。其造型有八角、瓶形、菱形、蛋形、扇形等形狀,磚雕用水磨青磚刻花押條形式,平添了镂窗的美感,為古典建築園林與江南民居所常用,這在園林中隨處可見。另有照壁,面對大門的一堵牆上用磚雕巧設圖案。在北方,照壁又稱影壁。在山西晉商大院前大都有獨立的照壁,在內院又有照壁,照壁仿佛一張白紙,磚雕吉祥的圖案,清雅古樸。山西五台山文殊殿大乘門前有一照壁,壁上雙龍對舞,栩栩如生,顯示了磚雕藝術的精美與華麗。
磚雕形式多樣,有印模、浮雕、透雕、圓雕與堆雕等幾種。印模即在瓦當上刻字繪畫;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形象,有高浮雕與淺浮雕;透雕是介於圓雕與浮雕之間,有單面雕與雙面雕;圓雕是立體雕塑;堆雕則用堆疊形式組成圖案。各具特點,令磚雕藝術層出不窮,百看不厭。
北京永樂仿古建築材料廠,有山、柱透風、荷葉墩、廊心花、博縫頭、戗檐、影壁芯、百福圖、百壽圖、梅花、蘭花、竹子、菊花、麒麟、龍、透窗等磚雕;聯系電話:400-622-6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