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公園古城牆圍蔽施工中標單位被指無資質
日期:2016/12/15 1:21:5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省文物局網站發函稱不認可招標結果 古城牆修繕遇難題
●中標單位未取得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
●城牆上的樹木去留未取得一致意見
本報訊 (記者林霞虹 實習生廖仕祺)兩年前,廣州越秀公園明代古城牆修繕工程提出修繕方案。最近一個多月,越秀公園西門古城牆周邊圍蔽,內部開始施工。不過,記者昨日獲悉,因中標單位未取得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加之對城牆上的樹木去留未取得一致意見,城牆本體並未開始修繕。
現場:
古城牆牆體未見施工
記者昨日走訪越秀公園古城牆發現,從公園西門直上100米,鎮海路右側的上山路徑已被圍蔽欄封住。山上的古城牆歷經風吹日曬,部分城牆雖然大致輪廓完整,但牆體破破爛爛,有些地方還出現了很深的裂縫,不少磚塊已碎裂,牆體上雜草叢生,長了許多青苔。沿鎮南路下山,道路北側的城牆牆體破損更加嚴重,幾棵老樹的根部已嵌入牆體。
圍蔽欄上展示了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設計的規劃圖。規劃圖中顯示了目前古城牆現存的東段、中段及西段3個部分。其余圖片則顯示,修復完成後,將形成“踏尋-憑吊-跨越”的三大路徑。
據了解,現存越秀山古城牆長約1179米,除鎮海樓東西兩側約209米城牆基本保存完好外,其他城牆均亟待修繕。此次修繕工程包括重砌城牆2400立方米,修繕面積約5000平方米的園林景觀配套工程和環境整治工程。
昨天,現場的工人正在城牆旁鋪設地磚,靠近西門處,工人還緊挨著城牆搭建起了腳手架。但是並未有工人直接對古城牆牆體施工。
疑點:
施工者無文物保護資質
根據圍蔽欄上的展板信息,越秀山古城牆修繕工程西段已於5月22日開工。但為何開工了近兩個月,還未修繕牆體?省文物局網站上的一封發給廣州市文廣新局的復函也許說明了問題。
這封名為《關於廣州古城牆(越秀山段)保護與修繕工程施工單位問題的復函》於今年6月20日發出。
該復函稱:“廣州古城牆(越秀山段)保護與修繕工程為文物保護工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應由取得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目前確定的中標單位未取得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我廳不認可此招標結果,不同意廣州古城牆(越秀山段)保護與修繕工程由此單位承接及轉包。”
一名不願透露身份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之所以到目前他們都不敢動城牆,就是因為不具備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現在盡管已圍蔽施工,但那也只是外圍工程。
主要負責牆體本體修復設計工作的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鄭力鵬也證實了這一說法。至於為何會出現無文物保護工程資質的施工單位,又該如何解決,目前尚不得而知。
爭議
城牆上的樹該不該留?
古城牆上長了不少樹,也成為拖慢工期的重要因素。鄭力鵬說:“這些樹究竟該移走,還是保留,至今未達成一致意見。”
鄭力鵬說,修復古城牆工程直接涉及45棵樹,他們當初做設計方案時提出爭取保留8棵,其余全部移走,但園林局不同意該方案。
“許多專家的意見是,樹與城牆必須有取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鄭力鵬說,“城牆有600多年歷史,如果保留這些樹,樹木的生長會危及文物的安全,長此以往會破壞牆體。兩害相權取其輕,為了保護牆體,只好忍痛割愛,將樹移走。”
鄭力鵬說,園林局認為,砍樹必須遵照《廣州市綠化條例》,但他認為,文物保護應該遵守《文物保護法》,《文物保護法》的效力大於《廣州市綠化條例》,因此樹與牆相比,應捨前者保後者。
但前述知情人士則說,有關部門已經就樹的去留問題征詢了專家意見。“有些樹並不一定會對牆造成損害,有的樹已經成為城牆的一道景觀,而且對城牆還起到穩固作用。專家認為,樹該不該保留,要根據專家意見審慎決定。”
記者昨日也就相關問題向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提出采訪申請,但對方尚未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