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山陵風水
日期:2016/12/15 1:00:2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中山陵,舉世矚目,風景中外聞名,游人�煌�。中山陵"風水好"之贊言亦不絕於耳。她是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區、一級風景旅游區。有人說外國朋友來中國南京,若不到中山陵等於沒到金陵;中國人游金陵亦以游中山陵為第一目標。我的一游之願終於實現了。
我應邀參加"南京2000年世界易經大會"。這可好了。我來不及等大會安排集體游覽中山陵的時間,便約十余個同行先抽空前往中山陵游覽了。人少的好處是更從容些,觀察更細�@些,探討問題更深入一些。可是游完之後我的心情和未游之前的心情幾乎一樣感到負有沉重的債務似的--但這債的性質不同:這"債"是指應寫篇文章;心情亦常不是滋味,但這滋味的性質亦不同:這滋味是指我唱的是"反調"--認為中山陵"風水好"不敢苟同。以下分三部分與諸君共同探討。
(一)
中山陵位於紫金山中茅峰一高坡處,氣勢恢宏、古樸壯觀,人稱"風水好"。但按我的膚淺認識:我認為中山陵在"風水學"的角度是不合有關"好風水"的要求。現就從龍、砂、水、朝、案幾方面結合我們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
所謂龍:中山陵背靠方山如屏,既是土星應是高大寬厚雄壯方可取,但此座屏風山確實太薄了,如"牛背屏風",沒有多大的氣勢。並且西邊來龍,其靈氣已在西邊(即紫金山南麓)的梅花山北落脈,為明孝陵所得。此乃為紫金山的第一靈氣。余氣龍經中山陵背而過,向東直散。
關於中山陵的砂、水:對於砂、水,前人有論:"山欲其凝,水欲其澄。山來水回,富貴豐財。山止水流,虜王囚侯;山頓水曲,子孫仟億;山走水直,從人寄食"。意思是"墓周山凝、山來、山形頓回,止水澄清,流水曲繞,方留得墓穴生氣,萬代子孫興旺發達"。再者,古有:"東山起焰,西山起雲,穴吉而溫,富貴 綿延。其或反是,子孫孤貧。"
除了龍要勢奔,砂要形止,龍要連綿起伏,砂要龍虎抱衛,即砂環水抱外,還需從陰陽配合,水火交媾的角度著眼。取其陰陽兩氣郁蒸而成結穴。此為穴吉穴溫之說也,不能如是不可為穴。現中山陵墓的砂左右不護--砂不環;水飛奔直去--水不抱。砂不環,水不抱便只有靠人造林木作砂,實乃砂飛水走。
再說中山陵的朝與案:遠為朝、近為案。朝山有正朝、橫朝、特朝、斜朝、朝山重疊、孤朝、拱朝等。以排勢生動、尖秀方圓、或重疊或朝拱有情為吉;以斜、孤、射、反背為凶。根據實地堪察,朝山無方圓重疊,無朝拱、也無斜、無射、無孤、無反背之象。故朝山方面不作凶論,也不足為吉。
論案,先看看劉基《堪輿漫興》有關論案詩五首的第一、第四、第五首:
1、前面有案值千金,遠喜齊眉近應心。
案若不來為曠蕩,兒孫破敗禍相侵。
4、案山順水本非良,過穴灣環大吉昌。
若有外砂來接應,萬代兒孫姓名香。
5、外山作案亦堪求,關抱元辰氣不流。
縱有穴情無近案,顛沛流利走他州。
可見前人對案山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案山的高度亦很講究的,穴高朝案低為無法接應之象。中山陵正是如此之象。
朝案方面不理想,也不一定作凶論。因為《雪心賦》說"龍來結穴、貴有朝案、此常論也。有朝無案者,或朝案俱無者,取用惟欲諸水聚於明堂之中耳"。所以,還須看看明堂的聚水情況。
最後便要說到中山陵的明堂了:"入山尋水口,證穴看明堂"。明堂又稱堂局,明堂又稱後山主星之玄武。前案之朱雀,左青龍右白虎之四水歸聚處。堂局要求潔淨自然,切忌人工的妄自安排。忌陡瀉、忌曠野、忌動殺、忌反背。現中山陵的明堂近則陡瀉、遠則曠野、堂無藏水、氣散不聚。明顯是個敗局!
綜上所述,中山陵之來龍往東直走,沒有在中茅峰高坡處吐氣,即非龍脈所在。背靠方山如屏,薄而無壯。穴無砂水抱護,明堂傾瀉、曠野等諸多蔽端,與"龍真穴的"的要訣可以說相差十萬八千裡… …
(二)
我們一行十余人中,有年過八旬的老學者亦有年輕的堪輿研究者,他們都是國際易學精英。我們邊走邊看邊議論,也許我的游興正濃,數我說的話最多。我當時的議論,開始部分同行者感到新奇,後來通過實地研究、分析,大家都認為我說得十分中肯:說出了他們想說而未曾說出的話,或想說而說不清楚的話。
本不是一塊理想的墓地,又為什麼中山陵偏偏選在這裡呢?又為什麼許多人都交口叫好呢?我認為有如下幾種塬因:
第一、這是孫中山先生的遺囑。話說,有一天孫中山先生游紫金山登中茅峰,走到一高坡處,孫先生已感到口渴腿累,便坐下來休息。這時涼風習習,如飲甘露,累渴頓消。居高臨下(是否有君臨天下之感?),視野開闊,遙望前方,心曠神怡,精神倍增。思想萬千,想到百年,認為此處是一個很好的安息地方。於是,孫先生說:"我百年後,願向民國討乞這杯土"。 "願向民國討乞這杯土"便成了孫先生的遺囑,有案可查。既是遺囑,就具權威性,受法律保護。更何況是領袖的遺囑呢?所以孫先生的葬事委員會根據孫先生遺囑而實地勘察乃定,這合情合理亦合法。
上述可知孫先生選定這塊地作為安息之地,不是從風水的角度考慮,而是憑他當時的直覺或說親身的感受。"不從風水的角度考慮",也就是不是只考慮孫氏的家庭及一黨的利益,他的胸襟更開闊,理想更遠大… …
第二、這是一些人的政治需要。這一點不言自明,無須贅述。
第三、"風景好"與"風水好"相提並論。就一般的人來說,這不足為怪。因為"風景好"與"風水好"確實有密切的聯�M:"風水好"往往也可確認為風景好。如山環水抱的地方,大多風水好,風景亦不錯。但風景好未必風水就好,因為講風水要講究龍、穴、砂、水、向等等,比較復雜,不象"風景好"那樣給人一目了然,即時感受。所以,"風景好"與"風水好"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凡稍有風水學知識的人都懂得其中的道理。
中山陵坐北向南,且"子午單針",陵墓東毗為靈谷寺,西鄰為明孝陵。由於建築規模宏大,耗以��資,並不斷維護修善,綠化工程的配套實為罕見。林木翠竹郁郁蔥蔥,周圍環境花嬌葉秀。確給游人有迎山帶水,煙雲缭繞,鳥語花香,氣象雄偉,地勢絕佳之感。站在如屏方山,面向似帶秦淮,近看翼抱崇崗,遠眺層巒後擁,誰不說這裡的風景美?這裡確實是游人的好去處。加上可以祭念我們心目中最崇敬、偉大的領袖孫中山先生。所以,來這裡的游客特別多。從近代的建築及目前游覽的人數論,中山陵可算是世界第一皇陵!
(三)
研究風水術的人,執著地相信地之形勢方位,天之年月日時與人事吉凶、命運禍福之間存在著一種神秘的感應,��管這種神秘的感應永遠是一個不可捉摸的直覺的東西。研究風水術的人堅定地認為應驗不是什麼偶然的巧合,而是天、地、人互相感應的必然具現,��管這種必然性從來就是無法加以驗證的。因為宇宙之大,充滿了至今科學未能破譯的神秘之謎。
研究風水術的人認為一個陵墓的出現,必然會影響到墓主家族子孫後代的榮辱興衰。有的應驗得快,有的應驗得慢;有的作用的時間長,有的作用的時間短。根據以上的理論,讓我們來思考一下中山陵的應驗情況吧。
我認為國民黨的敗北,土崩瓦解,不可收拾,與中山陵明堂傾瀉曠野是很相象的。這便是一種應驗。這對國民黨及國民黨政府來說,當然就是壞事,證明中山陵的"風水不好"!
孫先生又稱為國父,古今中外還有哪個領袖被國人稱為國父的嗎?古人尋龍覓穴為的是自己的家族子孫後代興旺發達。而孫先生與�v代皇帝不同,與一般老百姓不同,他不需要尋覓使自己家族、孫氏子孫興旺發達的龍穴。他為的是整個中華民族,千千萬萬同胞都能興旺發達。所以,一般的傳統的風水術也許未必完全適合於他而簡單地斷其吉凶。也就是說要找准角度,作合理的解釋。這才不會差之毫��而謬以千裡。
但願中山陵能給我們帶來好的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