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塊
方磚施工時,經常發生一些質量通病,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往往很難滿足規范要求及使用要求。本文從質量通病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預制塊
方磚 質量通病 防治措施
【引 言】隨著社會文化、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人行道改造及市民廣場之類的工程也越來越多。預制塊
方磚以其經濟、美觀、實用而倍受人們的青睐,在此類工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近年來,人行道、廣場的施工質量出現了下降趨勢,竣工後經不住使用的考驗,暴露出諸多通病。現結合多個工程的工作實踐,談一談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以期與市政界的同行交流。
1.不做土路床工序
施工單位圖省工而不進行路床施工,直接在整平的土層上撒一層石灰進行拌和,導致石灰土拌和不均勻,厚度不一致。這就使大量的人行道、廣場設施過早下沉、變形,帶來使用功能和設施養護上的無窮後患,降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1成因分析
市政工程是城市的形象工程,工期短、任務重是其顯著的特點。管理者認識不足,習以為常,認為人行道、廣場都是人們步行走在上面,沒有什麼較重的荷載,不會出什麼事。更借口工期緊,粗制濫造,逐漸形成了一種習慣。
1.2防治措施
①施工單位應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種責任制度與獎罰制度。提高管理者及施工隊的素質,加強質量管理,按設計、規范要求進行施工。
②做好施工技術交底工作,做到事前控制,發現苗頭不對立即制止和糾正。
③發現此類現象應立即停止施工,對已施工的進行返工處理。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並對責任者進行教育和處罰,嚴重的應予以撤換。
2.基層石灰土拌和不均勻
灰土拌和後局部灰多發白,局部灰少發黃,色澤不一致,出現花白現象或拌和後灰土中有夾層,使得石灰土基層的整體強度不均勻,強度降低。
2.1成因分析
①不少施工單位對灰土拌和均勻性重視不夠,工人在進行鋪灰時隨意性很大,近處鋪灰較多,遠處土灰較少,造成灰劑量有很大偏差。
②在施工過程中受現場環境制約,局部灰土拌和不能使用機械或使用機械拌和遍數不夠、深度不夠。
2.2防治措施
①加強項目部內部管理及對施工隊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員與施工者的質量意識。在選擇施工隊時,選擇素質較好的專業施工隊。
②采用現場機械拌和時指派專人跟著拌和機進行挖驗,每隔5-10m挖驗一處,檢驗是否拌和到底,是否含有夾層。對不合格的應要求拌和機返回重新拌和。灰土拌和的遍數視拌和機性能及現場土質而定。條件允許的可采用石灰土廠拌法。
③人工拌和時,所用土應事先打碎,並通過2cm篩孔篩子。拌和時將篩好的土和灰按計算好的比例分層堆放在路床上,對鍬翻拌三遍。要求拌和均勻,色澤一致,無花白現象。
3.預制塊
方磚材質不合格
目前
方磚的質量存在很多問題,如
方磚混凝土不密實,強度不足,缺稜掉角;封面砂漿強度不足,耐磨性差;表面平整度不好,有鼓肚現象;
方磚達尺寸不一致,厚薄不均勻。
3.1成因分析
①
方磚生產廠家只圖自己利益,使用劣質材料。同時技術素質低,設備簡陋,管理差,所生產的
方磚達不到規定標准。
②隨著工程增多,
方磚的需求量加大,很多生產廠家在
方磚養生期不到就開始出售,導致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因強度低而缺稜掉角。
③施工單位為了省錢,不負責任,不選購質量好的,而是選用價格低的。
3.2防治措施
①審查
方磚生產廠家的企業資質,是否有生產
方磚的資格;檢查
方磚的出廠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及外觀質量和尺寸大小,看
方磚是否能滿足使用要求。
②加強對進場材料的管理和進場檢驗工作,對不符合要求的
方磚堅決退場。
4.砌磚砂漿過干、拌和不均勻
指砂漿的含水量較小,在
方磚鋪砌後,砂漿不能震實,砂漿中留有空隙;砂漿拌和後色澤不一致,沙、灰分離,拌和不均勻。致使
方磚鋪砌後有較多的活動磚出現,砂漿強度不高,局部易被損壞。
4.1成因分析
工人只圖省事,不按操作規程辦,胡亂翻拌。砂漿拌和後發現砂漿過干,但怕再加水重新拌和麻煩,就直接使用。
4.2防治措施
①加強對工人的管理,制定獎罰制度,把工程質量和工人的利益聯系到一起,以提高工人的責任心。
②人工拌和砂漿,應首先將水泥和砂按比例進行干拌,拌和均勻後再加水拌和。拌和後砂漿工作度應以砌磚時能剛剛震出灰漿為好,這樣能將砂漿震實,同時也能起到與基層和轉底面粘結作用,增加整體強度和穩定性。
③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發現問題及時指出,並要求改正。
5.結束語
雖然在預制塊
方磚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種種質量通病,但只要我們在施工前認真熟悉設計圖紙和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對施工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做到科學組織、精心施工、嚴格管理,施工質量是完全有保證的,這些所謂的質量通病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