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肆
日期:2016/12/15 0:50:4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四川東漢墓畫像磚,磚上有二層樓和市井交易形象
古代城市中的商業貿易,常集中於城中某一坊裡內進行,故稱“市裡”。秦代情況不明,西漢長安始建時,在城內西北設置包納六市的西市與包納三市的東市。史稱“漢依秦制”,表明此種情形定有所依憑。比較具體的形象,數見於四川出土的東漢畫像磚,其中一塊表現了市裡全貌。其平面為方形,周以市牆,每面中央開市門。市中央建二層高的市樓,樓下為市肆管理之處。樓上懸一鼓,通過擊鼓以司市肆之啟閉。通向四門的十字形道路將市內分為四區,各區均建有排列整齊的條狀建築,當為各行業營業之所。角隅另有小建築若干,可能為倉庫、市吏住所及雜屋、廁所等。該圖中反映的布局形式,後世直至隋、唐尚在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