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上海啟動千年護國寺保護修復工作

上海啟動千年護國寺保護修復工作

日期:2016/12/15 1:21:1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經過年多籌備,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上海護國寺於8月6日正式啟動保護和修復工作。護國寺始建於梁天監年間。它與南翔寺、吳興寺、方泰寺和三國赤烏時的安亭菩提寺,是嘉定也是上海地區最早的一批佛教寺院。

        由於廣大信眾對寺廟的愛護,護國寺拆毀後,還有部分石構件保留下來。目前尚有一尊明末清初的石彌勒佛保存完好,成為護國寺的鎮寺之寶,另有石梁、大柱礎等批老構件尚存。負責修繕工作的嘉定區佛教協會表示,將依據這些細部構造探索整體造型,並針對護國寺所處的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的景觀價值進行探索研究,盡力還原寺廟本來面目。

濟寧市汶上縣楊店鎮結合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在仿古民俗商貿街建設了楊柳店民俗文化展館,用來保護民俗文化遺產,讓人們了解祖先生產生活的風貌。9月2日下午,參加第六屆中國網絡媒體濟寧行的記者參觀了楊柳店民俗文化展館,並體驗了石磨等傳統生產生活工具的使用。

  楊柳店民俗文化展館占地面積6000余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余平方米,設有農耕生產、食宿生活、交通運輸、紡織印染、文藝證幣、匠藝度量、陶瓷編織等七大類展廳,收集各類展品3000余件,展示了20世紀70年代以前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用具。館內收藏的展品是由當地的居民捐贈的,展品不僅有石磨、織布機等農民生產用具,還有床、椅、電話、手表等生活用具以及鑼、唢吶、葫蘆絲、腳踏風琴等音樂器具。

  據展館工作人員介紹,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老傳統的農民生產生活用具的管理和保存正經受著嚴峻的考驗,特別是近幾年社區建設和村莊拆遷,民俗文化正面臨嚴重的破壞;為了教育子孫後代飲水思源,追憶祖先,展現他們的生產生活風貌,楊店鎮便建設民俗文化展館,來保存歷史文化遺產。 (黃品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