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北宋著名儒學家程颢創建的古書院經過一年的修繕昔日書院風貌得以重現

北宋著名儒學家程颢創建的古書院經過一年的修繕昔日書院風貌得以重現

日期:2016/12/15 1:19:1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由北宋著名儒學家程颢創建的古書院經過一年的修繕,昔日書院風貌得以重現。記者21日從山西省晉城市城區旅游文物局獲悉,該書院一期工程已竣工並通過驗收,山西各級文物單位共投資616.3萬元人民幣。 

  古書院位於晉城市城區北街辦事處古書院社區,建築面積近1萬平方米,是一進四院的完整書院。此次修繕的建築為古書院二院和文昌閣,修繕面積1026.39平方米。據晉城市城區旅游文物局工作人員介紹,本次修繕秉持修舊如舊的原則,對文物構件以加固、補配為主,復制、更換為輔,盡量恢復書院原貌。

  文昌閣創建於明萬歷年間,於明天啟元年(1621年)建成。閣上有明天啟年間石碣,書“古書院”三字,閣內供奉有文昌帝君。元明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規模化和制度化,對於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漸普遍。舊時每年二月初三日為文昌帝君神誕之日,官府和當地文人學士都要到供奉文昌閣奉祀,或吟詩作文,舉行文昌會。

  據介紹,北宋儒學家程颢從上元縣調至山西任晉城縣令後,馬上著手整頓吏治和興辦教育。在該地創建書院後不久,眾多學子便慕名而來,一些注重教育的家庭舉家遷往書院周邊,形成了村落,古書院村因此得名。此後,書院於金元時期毀於戰火,現存主要建築為明清時代所建,由於院中原住居民都姓晉,村民便稱其為“晉院”。

  此次古書院修繕工程是程颢書院保護與開發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還包括明道祠堂、程颢公園建設等。據史料記載,晉城古書院創辦於1065年至1067年間,距今已有930多年歷史。

  程颢1032年生於河南洛陽,卒於1085年,是北宋著名的儒家學者。程颢與其弟程頤同為宋代理學的主要奠基者,世稱“二程”。因“二程”兄弟長期講學於洛陽,故世稱其學為“洛學”。“二程”在哲學上發揮了孟子至周敦頤的心性命理之學,建立了以“天理”為核心的唯心主義理學體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