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梁派古建築保護的代言人

梁派古建築保護的代言人

日期:2016/12/15 1:21:4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羅哲文是梁思成、林徽因的學生,他16歲開始追隨梁、林從事中國古建築研究與保護,是梁門弟子中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的“異類”。然而,由於兩位先生對他視若己出,在他的身上傾注了更多的心力,再加上羅先生聰明刻苦,終於成為中國古建築研究與保護的領軍人物,成為梁派古建築研究與保護的代言人。

  今年是羅先生從業七十周年。他在梁、林身邊工作了十年,離開清華大學到國家文物局工作後,依然得到了梁、林的指導和支持。受梁、林觀念的影響,羅先生的視野開闊、觀念新穎,始終站在中國古建築研究與保護的最前沿――長城保護與開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大運河申遺,確立中國特色古建修復理論……

  作者以精確的資料來源、翔實的權威數據、謹慎的學術態度,實事求是地評價了羅先生的學術建樹和工作成就。羅先生是中國少數幾個既能解決文化遺產“從何處來”、又知道文化遺產保護“向何處去”的專家之一。評述這個級別的專家,需要幾乎與之對等的專業知識,尤其是羅先生涉獵廣泛,又有長達70年的實踐,“評述”他是非常困難的事。作者解決問題的方法,是“群而不和”,書中沒有針對羅先生的直接評價,很多評述都是假他山之石,建立在別人的初步評述之上,體現主題的主要形式不是“評”,而是“論”。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文章沒有了“評”,作者通過對材料的取捨來體現自己的傾向和觀點,評論結合,相得益彰。作者的新聞從業經驗使其能夠較為恰當地取捨材料,把新聞報道與新聞評論的技巧合理應用,彌補了在專業上的不足。

  這本書也稱得上是锵锵之音。作者毫不諱言羅先生在工作中的一些失敗與失誤,對林徽因的評價也頗有獨到之處。這些有“爭議”的內容,應該會成為作品的亮點。羅先生在重修圓明園、東方廣場項目、永定門重建、北京故宮大修等重要事件上都有可圈點之處,遺憾的是,本書對此或一筆帶過,或只字不提,削弱了作品的厚度。同時,沒有收入詳細的羅哲文年表,也是一個無法彌補的缺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